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
近日,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陕西省宝鸡市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齐聚一堂,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典吸引了众多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彰显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共同根脉的深厚情感。
炎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他教民耕作、发明医药、制作陶器,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庄严的公祭仪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身着盛装,手持鲜花,向炎帝陵献上崇高的敬意。随着鼓乐声声,祭奠仪式正式开始。祭奠队伍依次走过炎帝陵,向炎帝像献花、祭酒、献香,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典吸引了众多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他们纷纷表示,参加炎帝陵公祭大典,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台湾同胞们表示,虽然两岸同胞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拥有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份。
在公祭大典期间,台湾同胞们还参观了炎帝陵博物馆,了解了炎帝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寻根之旅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也增强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此次炎帝陵公祭大典,为两岸同胞提供了一个共同缅怀先祖、弘扬民族文化的平台。在公祭仪式结束后,台湾同胞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寻根问祖的经历带回台湾,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中华民族的根脉,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宝鸡市作为炎帝陵所在地,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宝鸡市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成果,也为两岸同胞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总之,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的举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缅怀,更是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盛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动,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张载文化村开村庆典:农耕体验与国学研学助力村民就业300人
- • 金台区“百家宴”开席,千名居民共品臊子面传承邻里情
- • 陇县奶山羊“托管代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6000元保底惠及千户家庭
- • 《经典咏流传》助力西府民歌绽放,全网播放量突破2亿次!
- • 央视《寻宝》节目聚焦民间青铜器收藏,助力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5%
- • 千阳刺绣非遗工坊牵手百所学校,学生作品闪耀巴黎设计周
- • 龙门洞悬崖古建探险游:挑战悬空栈道,体验道教养生餐
- • 臊子面预制菜产业园正式落地,年加工能力突破5万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眉县猕猴桃:绿色有机种植引领全国,欧盟标准基地超20万亩
- • 全球钛材采购大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云集,订单总额突破120亿元
- • 岐山县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2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智慧体育课助力学生运动,可穿戴设备实时分析运动数据
- • 教育扶贫助力,3.52亿元资助金助力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实现
- • 陇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新增康养床位150张,助力健康养老事业
- • 金台观盛邀30国拳友共练养生功法,太极文化国际论坛精彩纷呈
- • 宝鸡企业研发成功首台国产化盾构机核心部件,助力我国隧道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千湖湿地生态扶贫项目落地,渔民转产旅游年收入翻番,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制造业实力再上新台阶,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千湖湿地生态移民搬迁圆满完成,300户渔民转产发展生态旅游
- • 眉县猕猴桃机器人采摘试验成功,人力成本降低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陈仓光伏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示范,棚顶发电量突破10万度/月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周特展:穿越三千年,聆听金声玉振的礼乐文明
- • 千阳刺绣非遗工坊走进校园,学生作品闪耀米兰设计周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千年古韵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获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谱写陕西制造新篇章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欧盟增长150%,无人机植保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奶山羊“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个县怎么做到的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宴创纪录吸引8万游客
- • 宝鸡开发公益岗位2.1万个,助力脱贫劳动力全国领先
- • 慈善寺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中学生积极参与石窟保护志愿行动
- • 吉利银河L7车型产销两旺,宝鸡新能源汽车集群强势崛起跻身国家创新型产业方阵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启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技艺,亲手 *** “虎头枕”,带走民间艺术品
- • 宝鸡美食夜市点亮渭河两岸,夜间经济贡献年收入15亿
- • 周原文化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青铜器复刻成学生劳动实践新亮点
- • 宝鸡八旬老人张西鼎坚持义务修路二十载 用铁锹谱写奉献人生
- •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人物贡献度蝉联榜首,彰显地域文化底蕴
- • 民间艺人匠心独运,濒危剧种“千阳灯盏碗碗腔”重焕生机
- • 金台区近郊“共享菜园”走红,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
- • 李淳风天文观测台复原项目获批,《推背图》数字展走进元宇宙:传承古韵,创新未来
- • 更低调的万亿城市,藏了太多秘密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50个行政村告别“污水横流”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镇级全覆盖,免费开放艺体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林麝养殖技术进职校课堂,特种经济动物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 • 常兴纺织产业园智能织机占比达80%,万锭纱线用工成本降六成,开启纺织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学员可跨校累计学分,开启终身学习新时代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开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新纪录
- • 太白高山蔬菜预制菜出口日韩,即食沙拉订单激增300%,中国绿色食品走向世界
- • 石雨琴教育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陇县百年女校遗址启动修复工程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能力突破50万吨
- • 渭滨区全面实施“技能培训+公益岗”全覆盖,助力500名弱劳力群众脱贫致富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跨校授课2万节,点亮乡村孩子求知梦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仪式盛大举行:20亿元巨资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辉煌
- • 宝鸡企业成功承接孟加拉国轨道交通项目,合同金额突破3亿美元
- • 大水川国际房车营地盛大开放,草原星空露营邂逅野生鹿群,体验别样户外生活
- • 金台区试点“物业+养老”模式,13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站正式投用,开启智慧养老新时代
- • 凤县黄金精深加工园盛大开园,首条纳米金生产线正式投用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魅力传遍四海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启幕,千人巡游演绎盛唐风华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验收通过,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馆,何尊铭文AR解读系统上线,开启智慧文博新篇章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启动,百万尾生态鱼助力水质净化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更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发力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实现百分百突破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再升级
- • “拿地即开工”模式在全省推广,宝鸡工业项目审批周期大幅缩短至30天
- • 陈仓血社火非遗展演震撼回归,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