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遗址公园焕新开放,沉浸式体验“制礼作乐”场景再现西周文明
近日,周公庙遗址公园在经过精心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制礼作乐”场景再现西周文明。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遗址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睹为快。
周公庙遗址公园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这里曾是周公旦的庙宇,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父,被尊为“周公”。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家,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次周公庙遗址公园的开放,旨在让游客深入了解西周文明,感受古人的智慧与风采。公园内,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将带领游客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西周时代。
一进入公园,游客便仿佛置身于西周宫廷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周公庙建筑群,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庙宇前,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雕、青铜器等文物,感受西周时期的艺术魅力。
沿着公园内的步道前行,游客将进入“制礼作乐”场景再现区。这里通过精心布置的舞台、道具和演员,将西周时期的礼仪、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在“制礼作乐”场景中,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代的礼仪之邦。身着古装的演员们,以严谨的步伐、庄重的仪态,向游客展示西周时期的宫廷礼仪。此外,还有专业的乐师现场演奏古乐,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古乐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亲身参与制作古代乐器、学习古代舞蹈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西周文明。
周公庙遗址公园的开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西周文明的平台,也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园将继续致力于挖掘西周文明的历史内涵,为游客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
总之,周公庙遗址公园的开放,无疑为我国文化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遗址公园,能为更多游客带来难忘的回忆。
- • 班昭《女诫》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女性学者热议古代教育智慧现代转型
- • 凤翔泥塑传承新篇章:老艺人收徒传艺,非遗工坊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新高峰
- • 野河山生态景区发现罕见秦岭冷杉群落,打造自然教育基地助力生态保护
- • 渭滨区扶贫车间进社区,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3000元,生活焕新颜
- • “扶风‘陕果西香’哈密瓜强势登陆盒马,订单农业助力3万亩基地发展”
- • 屋顶光伏“整村推进”计划启动,农户年享电费分红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传承马援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扶风马援墓成为国防教育新阵地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镇级全覆盖,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宝鸡综合保税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跨境直播电商基地,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周原遗址农耕VR体验馆盛大开馆,带你穿越时空感受3000年前耕作场景
- • 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竣工,98%自然村实现硬化路到户
- • 金台区“名校+”工程启动,助力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 • 宝鸡市荣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农药使用量五年内减35%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1200个家庭受益温暖教育之光
- • 龙门洞道教养生餐全新上线,百岁道长亲授“节气食疗”秘方,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宝鸡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八年荣获省级粮食安全先进市称号
- • 宝鸡农民李达创新种植技术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道路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可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新篇章
- • 陈仓物流园就业孵化基地正式投用,助力周边村镇就业人数突破2000人
- • “法治小院”村村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7%,构建和谐乡村新格局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宝鸡马拉松创新举措:完赛者可免费畅游十大景区,青铜奖牌等你来拿!
- • 扶风县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成功通过验收,土壤有机质提升20%
- • 陇州地坑院焕新颜,变身网红民宿,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享三餐半价优惠,温暖民心助力养老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陈仓泥叫叫玩具:非遗手艺征服日韩国际藏家,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改革先锋”何载故居陈列馆开馆,精准扶贫史料展致敬百年初心
- • 岐山周公诞辰千人古礼祭典,汉服方阵再现周制雅乐,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和氏乳业捐建10所“奶牛科普教室”,万名学生参与食育实践,共筑食品安全教育新篇章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光明工程”助力校园,改造教室护眼灯2万间,近视率显著下降15%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扶风县电商物流园投运,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缩短至24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反诈宣传大篷车巡演300村,助力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90%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获国际采购商青睐
- • “扶贫驿站”进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常兴纺织产业华丽转身,跨境电商年出口额突破15亿元
- • 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黑臭水体清零目标
- • 秦源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复原先秦青铜器铸造工艺引领文物复刻新潮流
- • 凤翔泥塑合作社助力脱贫户,手艺人年均收入突破8万元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纸鸢翩翩
- • 眉县猕猴桃出口欧盟订单翻两番,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全国推广
- • 城乡居民医保“村医通”全覆盖,慢性病取药不出村,健康服务再升级
- • 宝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未来3条线路助力主城区发展
- • 苹果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采摘体验引领亲子客群新潮流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盛大开工,千户家庭共享全产业链就业新机遇
- • 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地,农户获万元级补贴助力绿色发展
- • 西部物流园扶贫专列开通,山区土特产直供沿海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人物贡献度蝉联榜首,彰显地域文化底蕴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破解500儿童入学难题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2小时,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 • 太白药膳宴荣膺“中华地标美食”,养生旅游收入翻三倍
- • “扶贫车间”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成功解决200人就业难题
- • 渭滨区“扶贫车间”升级智慧化,助力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
- • 和氏乳业万只奶山羊基地投产:羊乳粉产能跃居西北之一,引领羊乳产业新篇章
- • 千湖湿地变身“候鸟天堂”,生态旅游助力周边村民年增收2万元
- • 金台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馆,年销山区农特产超5000万元,助力千户脱贫致富
- •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探寻通天河森林公园秘境:徒步穿越“高山石林”与第四纪冰川遗迹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公园开放,先秦祭祀仪式全息还原再现历史辉煌
- • 钓磻高速启动建设,助力关中城市*通 *** 升级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50万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 凤翔区农村小学营养午餐升级,3万学生共享“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新篇章
- • 古陈仓城墙遗址夜游启动,沉浸式剧本杀《烽火连城》火爆出圈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共享美好生活
- • “守护秦岭生态”:万名青少年携手参与物种监测行动,共筑绿色未来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历史智慧,培养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