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创全省标杆

宝鸡新闻网 阅读:2 2025-07-01 15:34:2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却相对滞后。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却成功实现了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高达85%,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

渭滨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总面积约为780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3个街道,人口约30万。近年来,渭滨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

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自2019年开始实施,通过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企业运营的模式,全面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对全区农村地区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农村垃圾产生情况、分类处理现状等,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制定《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处理流程、责任主体等,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二、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渭滨区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处理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 户分类:村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分别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2. 村收集:村保洁员每天对村民投放的垃圾分类垃圾桶进行收集,并按要求进行二次分类。

3. 镇转运:镇环卫部门将收集到的分类垃圾进行转运,送往县垃圾处理中心。

4. 县处理:县垃圾处理中心对转运来的分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率达85%。

三、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渭滨区在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中,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垃圾分类表现良好的村民给予奖励,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四、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85%,有效减少了农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总之,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创全省标杆,为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渭滨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