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祠关学文化体验营:传承经典,体验活字印刷的韵味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关学文化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教育理念。近日,一场以“张载祠关学文化体验营”为主题的活动在张载祠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青少年前来参与。本次活动以抄写《西铭》和制作活字印刷书签为主要内容,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到关学文化的魅力。
《西铭》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代表作,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体验营中,参与者们身着汉服,端坐于张载祠内,跟随指导老师一笔一划地抄写《西铭》。在抄写过程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严谨学风,更对《西铭》中的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贵,在能自强不息。”这句名言在抄写过程中被反复提及,让参与者们深刻体会到了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参与者们逐渐掌握了抄写技巧,一个个工整的字体跃然纸上,仿佛在诉说着关学文化的传承。
除了抄写《西铭》,体验营还安排了制作活字印刷书签的活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活动现场,参与者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活字印刷书签,体验了这项古老技艺的魅力。
制作活字印刷书签的过程分为选字、排版、上墨、印刷四个步骤。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们首先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字体,然后按照排版要求将字模摆放在印版上。接着,用刷子将墨水均匀地涂抹在字模上,最后将纸张覆盖在印版上,轻轻按压,一幅精美的书签便完成了。
在制作过程中,参与者们不仅学到了活字印刷的基本知识,还体验到了古代印刷工人的辛勤劳动。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关学文化和活字印刷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张载祠关学文化体验营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与者们感受到了关学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张载祠关学文化体验营的举办,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活动在我国各地开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 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投运,助力精准农业发展,实时监测10万地块气象墒情
- •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凤翔木版年画助力中小学课后服务创新
- • 屋顶光伏“整村推进”计划启动,农户年享电费分红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为选修课,探索古代智慧与现代教育的交融
- • 渭滨区AI编程教育迈向全覆盖,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台编程机器人
- • “共享冷库助力乡村发展,农户仓储成本降低40%”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交流计划盛大启动,沿丝路重走西域三十六国,传承千年友谊
- • 凤翔区“四字要诀”助力工业强镇,年度资金完成率突破190%
- • 医保跨省结算再扩围: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结率100%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更低水平
- • 陇州“马社火”申报世界非遗,百匹战马巡游演绎三国传奇
- • 金台区试点“区管校聘”改革,首批300名教师跨校流动激活教育资源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超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 • 秦岭北麓保护区扩容,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非遗美食 ***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盛大开工,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凤翔空港新城获批省级临空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年内封关:区域发展再掀高潮
- • 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落地,1.5万户冬季取暖成本降60%助力绿色生活
- • 宝鸡农科飞地孵化器落户杨凌,30家农业科创企业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渭河读书节:百万师生共赴阅读盛宴,人均年阅读量突破35本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再升级
- • 东湖柳编非遗工坊创新之路:环保材料编织“国潮”家居爆款
- •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先秦婚俗全流程
- • “苹果主题农民画展盛大开幕,乡土艺术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 千阳矮砧苹果,助力我国苗木产业年创汇超1亿美元,成功出口欧洲
- • 西府刺绣工坊助力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绽放乡村振兴新光彩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黑臭水体清零目标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实现“当日达”
- •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布尔羊肉深加工厂投产,助力养殖户增收1500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陈仓区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传统女红技艺魅力四射吸引年轻群体
- • 央视《寻宝》栏目聚焦宝鸡,民间藏品展现千年历史底蕴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踪“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慢性病管理成效显著
- • 南寨镇血条面文化节:百口铜锅再现行军饮食传统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凤翔泥塑惊艳巴黎,签约海外订单5000万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完成,产能提升50%,开启羊奶粉行业新篇章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传统手艺年创收破亿元
- • 宝鸡综保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蝉联全省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岐山县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2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中国(宝鸡)国际农业科技博览会永久落户,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千亿大关
- • 陇州社火狂欢月盛大开幕,百支队伍竞技“高台芯子”绝技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考古学专业学生亲历周原遗址发掘:田野实践课上的历史之旅
- • 走进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手艺,带走“虎头枕”民间艺术品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千阳燕伋书院遗址惊现战国儒简,疑似《乐经》失传篇章重见天日
- • “龙源工业园共享工厂模式落地,中小企业设备利用率提升40%”
- • 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迎来新里程碑:德企入驻达30家,博世生产线投产
- • 凤翔豆花泡馍与瑞幸咖啡强强联手,打造“西府早餐套餐”引领新食尚
- • 凤县黄金精深加工园盛大开园,首条纳米金生产线成功投用
- •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新玩法:悬崖泡池+玻璃栈道挑战胆量,体验极致休闲与 *** 并存的假期!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新升级,千人擀面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掀美食热潮
- • 渭河百里画廊生态修复工程竣工,新增湿地公园8个,绿色画卷展新颜
- • 扶风鹿糕馍荣登“中华老字号”榜单,日销量突破3万枚,成为热门美食新宠
- • “乡村振兴贷”授信超500亿,助力千家合作社迈向富裕新篇章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助力百万农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岐山臊子面产业联盟成立,全国连锁门店突破200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餐饮新篇章
- • 渭滨区AI智慧校园全覆盖,中小学课堂焕新颜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龙门洞道教文化研学基地挂牌,传统武术与哲学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见习考古队员”,共探历史奥秘
- • 千阳燕伋书院遗址惊现战国儒简,疑似揭示《乐经》失传篇章之谜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投入使用,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老年食堂+幸福院”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创新实践
- •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考古实习生”,体验探方发掘的乐趣
- • 通村公路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验收通过,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宝鸡荣获“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民生满意度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