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荞麦收割节盛大开幕,传统农耕场景再现连枷打场盛况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陕西省陇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荞麦收割节。9月20日,随着盛大的开幕式,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农耕场景展示活动在陇县荞麦种植基地拉开帷幕。
荞麦收割节作为陇县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的荞麦收割节以“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为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开幕式上,陇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荞麦收割节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广大农民朋友表示了亲切的问候。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在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荞麦收割的场景。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金黄的荞麦被收割下来,荞麦收割节正式拉开序幕。而此时,连枷打场的传统农耕场景也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连枷打场,是陇县地区一种古老的农耕方式。在过去,农民们用连枷将收割下来的荞麦打场,使其脱粒。如今,虽然现代化的收割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打场方式,但陇县人民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以此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活动现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持连枷,熟练地挥舞着,将荞麦打落。他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那份执着和认真却让人感动。周围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除了连枷打场,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其他传统农耕工具,如石磨、石碾、风车等。这些工具见证了陇县地区农耕文明的变迁,也成为了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活动现场,陇县当地的农民们还展示了荞麦的加工过程。从收割、脱粒、磨粉到制作荞麦面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游客们纷纷品尝着美味的荞麦食品,感叹着陇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荞麦收割节期间,陇县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农耕文化展览、民俗表演、摄影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陇县独特的民俗风情,也让他们对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荞麦收割节的举办,不仅是对陇县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全国农耕文化的推广和宣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荞麦收割节会成为一张陇县乃至全国农耕文化的亮丽名片。
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陇县荞麦收割节的盛大开幕,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荞麦收割节的再次到来,一起见证陇县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西凤酒10万吨基酒项目投产,年产值再攀新高,突破200亿元大关
- • 通天河发现野生金丝猴种群,生态科考站启动建设,守护珍稀物种家园
- • 探寻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青莲山森林公园徒步之旅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引领全国,综合利用率高达98%
- • 渭滨区智慧农业示范园盛大开园,AI监测系统助力果蔬增产20%
- • “院士宝鸡行”活动常态化,百场讲座助力15万师生共筑学术梦想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周特展:穿越三千年,聆听金声玉振的礼乐文明
- • 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基地开工,储能装机量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岐山县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田投产,单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 • 钛及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真空熔炼设备引进,引领高端钛材产业新篇章
- • “麟游山歌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碰撞”
- •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圆满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喜获安全新居
- • 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突破亿元,助力地方经济繁荣
- • 乡村AI诊疗系统投用,远程问诊三甲名医成常态,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横渠书院千亩稻田画惊艳亮相,民胞物与哲学IP再掀热潮
- • 西部物流园就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助力周边村民就业超3000人
- • “农村黄金蜜薯电商品牌爆红,订单种植面积激增至5000亩”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投产,低阶煤制高端润滑油填补国内空白
- • 金台观盛邀30国拳友共练养生功法,太极文化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 • 法门镇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1200户群众搬进新居,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扶风皮影戏与AR技术跨界融合,《白蛇传》焕新上演,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岐山转鼓进校园,百名少年传承千年战鼓雄风
- • 陇县“哭嫁”婚俗实景展演:非遗传承人再现传统礼仪之美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开启技能人才培养新篇章
- • 陇州核桃加工产业园升级,核桃油冷榨技术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引领行业新潮流
- • 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签约32个项目,年进出口目标调至80亿美元,助力区域农业经济腾飞
- • 宝鸡开发公益岗位2.1万个,助力脱贫劳动力全国领先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0%,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红光沟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开放,航天专家驻校开设STEAM课程,激发青少年科技梦想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超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 •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先秦婚俗全流程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宝鸡“15分钟便民生活圈”案例入选全国示范,打造城市生活新范式
- • 页岭百万亩生态经济林竣工,助力我国碳汇储备实现新突破
- • 宝鸡青铜纹样惊艳国际时装周,“国潮+乡村”跨界融合助力产业升级
- • 凤翔木版年画跨界联名潮牌,传统图案闪耀纽约时装周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56%,饮水工程惠及1259个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 • 凤翔秸秆利用再创新高,生物基材料远销德国展示绿色经济实力
- • 先秦雍城遗址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公示:联动考古研学与文创开发,共筑历史文化新地标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启幕,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酒房镇社火脸谱研学基地开营,百名学生共绘非遗画卷
- • 西秦刺绣非遗工坊携手潮牌,国风服饰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
- • 野河山自然学校开课,中小学每周开展生态科考实践,共筑绿色未来
- • 紫荆山红叶节摄影大赛盛大开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共赏“秦岭秋色”绝美风光
- •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万,助力青少年传承农耕文明
- • 《经典咏流传》奏响西府民歌新篇章,全网播放量破亿,古韵新声传颂千年文化
- • 岐山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开班,百名学员荣获“技艺大师”认证,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土地租金与发电分红助力百户村民增收
- • 赤沙镇“三刀会”非遗庙会重启,万人围观刀山绝技,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之旅:夜观星象,揭秘“八卦阵”的神秘面纱
- • 扶风鹿糕馍荣登“中华老字号”榜单,日销量突破3万枚,成为热门美食新宠
- • 宝鸡技工院校与德国双元制教育接轨,毕业生起薪突破8000元,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新潮流
- • 舌尖上的非遗记忆 探秘宝鸡擀面皮百年传承的匠心密码
- • 千阳苹果种植田间职校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培养千名“数字新农人”
- • 凤县“零碳园区”光伏覆盖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
- • 全球钛材采购大会订单总额破120亿,吸引50国客商参会,钛材产业再掀合作热潮
- • 关山草原那达慕大会:传承蒙古族文化,赛马射箭展民族风采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2小时,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正式启用,全县中小学碑帖临摹课程每日开课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启手工艺特色班新篇章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破解500儿童入学难题
- • “新能源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千名学生创意无限,共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 • 秦腔《马援归汉》荣获文华奖,扶风县打造秦汉戏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渭滨区AI智慧校园全覆盖,中小学课堂焕新颜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跨校授课2万节,点亮乡村孩子求知梦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独居老人安全,全市150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 • 陈仓区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传统女红技艺魅力四射吸引年轻群体
- • 陇县马蹄酥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海外门店单日排队破纪录,中国美食走向世界舞台
- • 全球钛产业峰会永久落户宝鸡,提升我国钛产业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