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喜迁新家园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易地搬迁工作,宝鸡市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搬迁安置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宝鸡市已建成5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共计6.5万群众顺利住进新家园,实现了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性转变。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旨在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因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导致的贫困问题。宝鸡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易地搬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了解,宝鸡市5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遍布全市各个县区,涵盖了农村贫困人口、地质灾害搬迁群众、生态移民等多种类型。这些安置点不仅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还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搬迁过程中,宝鸡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搬迁群众的实际需求。每个安置点都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等,确保搬迁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品质。同时,宝鸡市还注重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搬迁安置点建设过程中,宝鸡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各安置点均位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既满足了搬迁群众的生活需求,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宝鸡市还注重搬迁点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宝鸡市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6.5万群众顺利住进新家园,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易地搬迁工作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宝鸡市6.5万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加大易地搬迁工作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总之,宝鸡市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住进新家园,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宝鸡市在易地搬迁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务实作风。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宝鸡市将继续发挥优势,为更多贫困群众创造幸福生活,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千阳苹果主题乐园盛大开放,VR摘果与全息投影果园成儿童新宠
- • 眉县七夕乞巧非遗展演:绣娘赛技,古风女红再现人间
- • 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
- • 吉利银河L7车型产销两旺,宝鸡新能源汽车集群强势崛起跻身国家创新型产业方阵
- • 千湖湿地生态搬迁圆满完成,300户渔民成功上岸转产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脱贫人口就业800人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与雅戈尔集团签约,开启订单式培养新篇章
- • 西安交大宝鸡分校蟠龙新区落地,新材料与装备制造学科引领未来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验收通过,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凤翔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0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考古学专业学生亲历周原遗址发掘:田野实践课上的历史之旅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破土动工,年发电量将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传承迎来效率革命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千年古韵
- • 岐山职教中心与吉利汽车携手共建实训中心,毕业生入职即享工程师待遇
- • “一带一路”非遗传习基地落户伊朗,携手共建手工艺创新中心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助力800脱贫人口就业新篇章
- • 扶风县首条“唐诗之路”发布,串联李白杜甫吟咏地,再现千年诗意画卷
- • 渭滨区新增社区托育中心10家,助力双职工家庭破解育儿难题
- • 周秦文明发祥地再引关注,宝鸡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墓葬群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制作效率提升10倍,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太白县高山蔬菜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燕伋望鲁台千人尊师礼举行,学生重现“抛箸寻师”典故,传承尊师重道传统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开班,订单式培养助力农村青年就地就业
- • 扶风野河山槐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槐林徒步+蜂蜜采摘一日游攻略
- • 宝鸡美食震撼入驻SpaceX太空餐单,宇航员太空尝“西府味”别开生面!
- • 慈善寺石窟壁画修复取得突破,唐代供养人画像重现色彩
- • 麟游县“煤改电”工程圆满完工,2万户居民告别燃煤取暖时代
- • 凤翔苹果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码即可追溯“从花到果”全历程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盛大开工,千户家庭共享全产业链就业新机遇
- • 千阳县秸秆饲料化项目投产,年处理秸秆8万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擀面皮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300年手艺传承”
- • 走进羌族文化园,感受沉浸式萨朗舞与羊皮鼓舞道具制作之旅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助力都市人减压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奶业革新,机器人挤奶技术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金台区老旧小区焕新颜,智慧化改造助力5G安防全覆盖
- • 北郭村臊子面美食之旅:一场擀面调汤的全流程体验工坊
- • 慈善寺周边农家书屋升级,数字化阅读助力万名山区儿童梦想起航
- • 麟游县黑柴胡种植面积翻番,中药材成为山区脱贫“金钥匙”
- • 宝鸡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VR沉浸式教学模式新篇章
- • 探寻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青莲山森林公园徒步之旅
- • 宝鸡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
- • 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落地,1.5万户冬季取暖成本降60%助力绿色生活
- •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助力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周原镇扶贫菌菇大棚扩产,年产鲜菇万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800人
- • 太白山冰雪季携手马超IP,共筑“三国名将滑雪挑战赛”冰雪盛宴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交流计划盛大启动,沿丝路重走西域三十六国,传承千年友谊
- • 金河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正式投用,流域水质跃升至国家Ⅲ类标准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秦川机床RV减速器市占率超30%,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自主化,中国制造业迈向新高度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溯“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宝鸡设立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钛及新材料三大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金河工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助力比亚迪、吉利供应链升级
- • 智慧养老新篇章:社区养老驿站全面覆盖,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龙门洞道教文化选修课开课,传统武术与哲学纳入学分考核,传承千年智慧,启迪现代学子
- • 常兴纺织工业园数字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15人,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宝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未来将新增3条线路连接主城区
- • 北郭村臊子面美食之旅:一场从擀面到调汤的全流程体验工坊
- • 央视《寻宝》节目聚焦民间青铜器收藏,助力文旅产业收入增长25%
- • 《窦应昌辛亥革命日记解密:陕西光复的关键细节首次披露》
- • 新街子镇生物柴油项目投产,农牧循环模式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十国学员共聚一堂,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收益保障
- • 中德(宝鸡)智能制造创新园盛大开园,博世、西门子等20家德企首批入驻,共筑智能未来
- • 农村光伏+农业项目落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实现双收益
- • 陇州社火焕新颜,美育教学助力非遗传承——学生非遗表演队央视舞台展风采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