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秸秆利用再创新高,生物基材料远销德国展示绿色经济实力
在我国陕西省凤翔县,一项关于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98%,这一成就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更展示了我国绿色经济的强大实力。与此同时,凤翔县生产的生物基材料远销德国,标志着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秸秆,作为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副产品,过去常常被视为农业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容易引发火灾。然而,在凤翔县,秸秆已经从废弃物变成了宝贵的资源。经过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凤翔县成功研发了一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基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98%,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秸秆在经过粉碎、发酵、制浆等环节后,最终被加工成生物基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纤维板等。这些生物基材料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
生物基材料的出口德国,更是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成果的更好证明。德国作为全球环保产业的佼佼者,对生物基材料的需求量巨大。凤翔县生产的生物基材料,凭借其优质性能和环保特性,成功打开了德国市场,为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成功,离不开凤翔县 *** 的支持和引导。凤翔县 *** 高度重视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凤翔县还建立了秸秆收集、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确保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成功,不仅为凤翔县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秸秆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此外,秸秆综合利用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展望未来,凤翔县将继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凤翔县还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拓展生物基材料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生物基材料出口德国,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绿色经济的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 • 宝鸡民俗大数据平台启用,AI智能预警濒危文化项目,守护民间瑰宝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苗木技术输出中亚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传统手艺年创收破亿元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宝鸡冬至万人饺子宴连办35年,温情传承邻里文化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为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
- • 金河镇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年收益200万元助力全部脱贫村
- • 岐山转鼓非遗村:百人战鼓方阵表演,游客共赴非遗文化盛宴
- • 宝鸡钛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稳居全国“钛谷”龙头地位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扶风鹿糕馍惊艳国际舞台,20国大使齐赞“东方曲奇”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宝鸡乡村电商销售额突破50亿,农产品搭乘数字快车驶向致富路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凤翔泥塑IP联名盲盒热销,首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智慧体育时代:可穿戴设备助力学生运动数据实时生成健康报告
- • 千阳矮砧苹果示范园荣膺全国农业现代化标杆基地,引领果业发展新潮流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陇州社火博览馆盛大开馆,3D投影重现明清社火巡游盛况
- • 国内更高青铜鼎雕塑落户宝鸡南站,28米铸刻《周易》彰显文化底蕴
- •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考古实习生”,体验探方发掘的乐趣
- • 千阳刺绣非遗工坊走进校园,学生作品闪耀米兰设计周
- • 豆花泡馍冷冻技术突破,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凤翔空港新城获批省级临空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年内封关,区域发展再迎新机遇
- • 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基地开工,储能装机量将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 • 秦岭星空音乐会璀璨绽放,交响乐团云端奏响凤县之夜
- • 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落户宝鸡,50亿智能传感产业园奠基,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
- • 宝鸡凤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擀面皮全自动生产线正式投用,日产能突破50万份,引领食品加工行业新潮流
- • 诸葛亮智慧课堂上线,五丈原中学AR模拟三国历史战役,让历史“活”起来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舞台,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名录
- • 九成宫遗址新发现:隋唐宫廷御道,考古研学游热度飙升
- • 凤翔豆花泡馍申遗成功,日均卖出30万碗,早餐江湖再添一霸!
- • 千湖湿地生态奇迹: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冯汉英烈士家书捐赠仪式举行:95岁后人深情讲述抗日救国往事
- • “以工代赈”修路项目助力脱贫,500名群众日薪150元,共筑乡村振兴之路
- • 宝鸡美食扬帆太空,宇航员太空尝“西府味”
- • 凤翔区“四字要诀”助力工业强镇,年度资金完成率突破190%
- • 渭河读书节:百万师生共赴阅读盛宴,人均年阅读量突破35本
- • “青铜纹饰数字艺术展盛大开幕,3D打印饕餮纹装置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农村低保兜底与扶贫政策衔接:确保3000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享三餐半价优惠,温暖民生福祉
- • 宝鸡蝉联“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满意度全省居首,幸福之城再创佳绩
- • 陈仓泥叫叫:非遗手艺传承之路,征服国际藏家
- • 岐山转鼓进校园,百名少年传承千年战鼓雄风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传承敬老风尚
- • 千阳苹果数字孪生系统创新突破,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金河镇光伏扶贫二期并网,年分红惠及2000户脱贫家庭,助力乡村振兴
- • 千阳矮砧苹果数字果园建成,AI分选效率提升3倍,引领农业智能化新潮流
- • 麟游县山歌民宿盛大开业:每晚篝火晚会对唱原生态民歌,感受乡土风情
- • 周公庙遗址公园焕新开放,沉浸式体验“制礼作乐”场景再现西周文明
- • “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留学生共研学青铜器文化,跨国交流绽放光彩
- • 雍州古镇大唐夜市重启,胡姬酒肆再现丝路商贸盛景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完成,产能提升50%,开启羊奶粉行业新篇章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望鲁台研学基地落成,再现孔子七十二贤授业场景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谱写陕西制造业新篇章
- • 宝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50万群众喝上“放心水”
- • 陇县和氏乳业引领羊乳清蛋白产业,全球首条生产线建成打破进口依赖
- • 陈仓老街“秦腔摇滚夜”爆火,传统唱腔融合电音引爆年轻群体
- • 慈善寺石窟光影艺术展:3D mapping技术重塑佛像千年沧桑
- • 钛及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真空熔炼设备引进,引领高端钛材产业新篇章
- • 凤县零碳园区光伏覆盖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中亚班列‘宝鸡号’年发运量突破300列,跨境贸易额增长180%,助力我国中亚贸易新篇章”
- • 宝鸡青铜器复制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千年周礼文化焕发新生机
- • 宝鸡市全面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助力生态平衡
- • “院士大讲堂”开讲,百场讲座助力10万师生共筑知识殿堂
- • 秦岭北麓新划定10万亩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