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砧苹果种植融入劳动教育,中学生承包校园“科技果园”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劳动教育模式——“矮砧苹果种植”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校园内普及。近日,某中学便将这一模式引入校园,让学生们承包了一片“科技果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科技的魅力。
矮砧苹果种植,顾名思义,是指采用矮化砧木培育苹果树。这种种植方式具有树冠矮、树体小、枝条短、结果早、产量高、便于管理、节约土地等优点。在校园内推广矮砧苹果种植,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据了解,该校的“科技果园”位于校园内的一片空地上,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在这里,学生们将亲手种植苹果树,从选种、育苗、栽植、浇水、施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全程参与。学校还邀请了农业专家为学生们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苹果树的健康生长。
在“科技果园”的种植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挖坑、栽植,有的负责浇水、施肥,还有的负责修剪枝条。在专家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苹果树,还了解了苹果的生长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果园的产量。在“科技果园”中,学生们安装了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设备等,实现了对果园的精准管理。通过这些科技手段,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果园的产量,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科技果园”的建立,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果园”这一平台,学生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科技果园”并非孤立存在。在周边地区,许多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类似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劳动的价值。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
总之,矮砧苹果种植纳入劳动教育,中学生承包校园“科技果园”这一创新模式,为我国校园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学校借鉴这一模式,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 • 中小学教室全面安装新风系统,雾霾天PM2.5浓度低于50,守护学生呼吸健康
- • 陈仓区西山秘境:悬崖古栈道惊现,徒步爱好者新晋打卡地
- • 千阳矮砧苹果闪耀欧洲市场,苗木年创汇突破1亿美元
-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盛启宝鸡,无人农机方阵震撼亮相
- • 羌族文化扶贫村焕新颜,非遗表演与民宿年共迎30万游客
- • “农村互助幸福院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农村养老新格局”
- • 羌族文化传承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中小学特色艺术班助力羌绣、羌笛艺术发扬光大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金台观国学教育基地开课,千名中小学生体验传统六艺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焕发新活力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纳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地方特色魅力
- • 隆基绿能百亿光伏组件项目签约,宝鸡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 • 千阳县“防返贫动态监测”模式全省推广,零遗漏守护脱贫成果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完成,产能提升50%,开启羊奶粉行业新篇章
- • 宝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连续三年西北企业满意度测评领先
- • 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节水50%、增产200斤,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 • 千阳矮砧苹果苗木远销欧洲,年创汇突破1亿美元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土地租金与发电分红惠及百户村民
- • 宝鸡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喜迁新家园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诸葛亮北伐”
- • 千湖湿地再添珍宝: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被发现,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凤翔木版年画数字藏品上线,非遗IP变现超千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计划启动,意大利学生重走西域古道,传承丝路文明
- • 社区医生发明“方言健康快板”,助力留守老人听懂医学知识
- • 扶风县建起“乡村数字博物馆”,VR技术助力周原遗址农耕场景重现
- • 宝鸡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千台,统防统治覆盖率高达90%,助力乡村振兴
- • 岐山县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常态化,万名群众享免费诊疗服务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留守妇女,年产绣品50万件,月薪超4000元
- • 岐山周公诞辰千人古礼祭典,汉服方阵再现周制雅乐,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荣获“省级技能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九龙山玻璃悬索桥正式运营,云端漫步俯瞰丹霞奇观,开启奇幻之旅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海外订单激增,传统文化销售额同比翻三倍
- • 积分制治理助力农村垃圾分类,换积分兑米面油创新环保模式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渭滨区农民直播基地孵化“乡村网红”,月均带货超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建设
- • 钛谷新材料科技园投资9.6亿元,西北最大钛产业孵化基地正式落成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千阳矮砧苹果,助力我国苗木产业年创汇超1亿美元,成功出口欧洲
- • 乡村振兴人才公寓启用,硕士返乡创业享安家补贴,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非遗制作效率提升10倍,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陈仓老街非遗夜市盛大开市,皮影戏与辣子面点燃夏日烟火气
- • 陇县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助力3000贫困户实现“牧”向致富梦
- • 关山草原音乐节崔健开唱,引爆民宿预订热潮,周边民宿预订量暴涨300%
- • 眉县猕猴桃国际交易中心盛大启用,全年出口量占全国三成,助力果业腾飞
- • 金台观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升级,便民健身广场遍布八处
- • 石鼓阁AR导览系统升级,青铜器纹饰“动态复活”惊艳游客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新篇章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传统手艺年创收破亿元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盛大开工,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实现“当日达”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港澳,“菜篮子”冷链专列年发车量突破100趟次,助力港澳居民共享绿色健康
- • 医保跨省结算再升级: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理更便捷
- • 张载文化园签约10所高校研学基地,文化IP衍生品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千阳县秸秆饲料化项目投产,年处理秸秆8万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西府老街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百种陕西小吃引爆味蕾!
- • 慈善寺周边农家书屋升级,数字化阅读助力万名山区儿童梦想起航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发放4.2亿元,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太白山冰雪季接待游客超百万,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汤峪温泉“立冬泡汤节”:汉唐浴礼与现代康养理念的完美融合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振兴:1300村村民用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
- • 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8万件实事,群众满意度达99%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作品惊艳卢浮宫,订单已排至2025年,展现中国非遗魅力
- • 太白高山蔬菜预制菜出口日韩,即食沙拉订单激增300%,中国绿色食品走向世界
- • 陇州社火狂欢节盛况空前,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游客超50万!
- • 法门寺地宫文物再研究:武则天金简题记揭示佛道融合之谜
- • 渭河龙舟赛再现《诗经》场景,百艘古风船竞渡引围观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