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老街非遗夜市盛大开市,皮影戏与辣子面点燃夏日烟火气
夏日炎炎,夜幕降临,陈仓老街的非遗夜市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此拉开序幕。8月15日,陈仓老街非遗夜市正式开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陈仓老街,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宝鸡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宝鸡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此次非遗夜市的开市,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夜市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皮影戏、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其中,皮影戏更是吸引了无数小朋友驻足观看。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在皮影戏展示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艺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皮影,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老艺人的一招一式,皮影戏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观众们被皮影戏的精彩表演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与此同时,辣子面摊位前也围满了食客。辣子面是宝鸡的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摊主们热情地为食客们端上热气腾腾的辣子面,辣子面的香气弥漫在夜市上空,让人食欲大开。
夜市上,除了皮影戏和辣子面,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糖葫芦、棉花糖、糖画等传统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剪纸、泥塑、陶瓷等手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此次非遗夜市的举办,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的文化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讲解非遗知识,传播传统文化。
随着夜市的持续升温,陈仓老街的非遗夜市逐渐成为了宝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让他们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
未来,陈仓老街非遗夜市将继续举办,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非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 • 千阳县秸秆饲料化项目投产,年处理秸秆8万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的“绿色银行”
- • 金台区创新“物业+养老”模式,13个小区嵌入式服务站点正式投用
- • 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启用,居民参与率提升至92%,共建绿色家园
- • 和氏乳业创新“奶山羊托管”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养殖户年分红超万元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全面启动,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职业教育
- • 千阳荞面饸饹惊艳亮相G20峰会,中国美食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陇州核桃馍非遗工坊扩产,传承老手艺助力百户农民增收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周特展:穿越三千年,聆听金声玉振的礼乐文明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猕猴桃深加工品成功发运
- • 宝鸡高校与华为共建“鲲鹏产业学院”,共育数字技术人才新篇章
- • 电商产业园直播助农,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钛及新材料产业园18栋厂房满租,建设周期缩短1.5年创纪录
- • 太白古法酿酒技艺再焕生机,资本注入助力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走进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手艺,带走“虎头枕”民间艺术品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更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发力
- • 凤翔区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新市民租金低于市价30%,温暖新生活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绿色能源助力农民增收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建设启动,为500儿童解决入学难题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开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佳绩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成投用,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验收通过,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常兴纺织工业园数字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15人,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凤翔豆花泡馍与瑞幸咖啡强强联手,打造“西府早餐套餐”引领新食尚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绿色循环经济
- • 麟游山歌对唱大赛火热开赛,方言唱词记录农耕生活记忆
- • 杨家村窖藏青铜器DNA检测:解码姬姓贵族迁徙路线之谜
- • 共享冷库破解仓储难题,农户冷链成本直降50%
- • 远程医疗助力乡镇健康,三甲医院专家“云端问诊”惠及全民
- • 宝鸡凤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 • 金台观张三丰景区扩建,太极文化康养小镇签约国际品牌,共筑健康生活新蓝图
- • 光明护眼工程圆满完成,我国教室护眼灯改造率高达100%
- • “扶贫土豆”直供高校食堂,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残疾人辅具适配“零跑腿”,上门服务温暖1.2万名群众
- • 龙门洞道教文化研学基地挂牌,传统武术与哲学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宝鸡公益岗位助力脱贫,创新就业模式全国推广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构建和谐教育新篇章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陈仓区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20所偏远学校设施升级进入千万级时代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技艺赛:游客比拼木槌撞击,体验传统榨油魅力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新篇章
- • 太白山古法酿酒技艺获风投注资,老酒坊年产值翻三番,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 • 慈善寺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中学生积极参与石窟保护志愿行动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林麝人工繁育科研基地开放,中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开启绿色农业新篇章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宝鸡农科飞地孵化器落户杨凌,30家农业科创企业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擀面皮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300年手艺传承”
- • 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落户宝鸡,50亿智能传感产业园奠基,引领西部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东湖端午龙舟竞渡:百桨齐发,传承千年水乡习俗
- • 燕伋望鲁台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孔子七十二贤授课场景全息复原再现历史辉煌
- • 屋顶光伏“整村推进”计划启动,农户年享电费分红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积分制”创新治理模式助力宝鸡千村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换米面油
- • 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焕发新活力
- • 西凤酒10万吨基酒项目投产,年产值再攀新高,突破200亿元大关
- • “苹果主题农民画展开幕,乡土艺术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 金台区“百家宴”开席,千名居民共品臊子面传承邻里情
- • 陈仓区周原镇“花田经济”产值破亿:千亩油菜花海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增收30%
- • 横渠书院千亩稻田画惊艳亮相,民胞物与哲学IP再掀网络热潮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可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共享教师”平台助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跨校授课2万节,点亮智慧教育之光
- • “西府十三花宴席荣登APEC峰会菜单,国际政要争相打卡成为美食新地标”
- • 东湖柳编非遗工坊创新之路:环保材料编织“国潮”家居爆款
- • 宝鸡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减排减碳,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亿棵
- • 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落户宝鸡,50亿智能传感产业园奠基,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