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建设
近日,我国陕西省宝鸡市成功落地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标志着宝鸡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此次试点项目将设立千亿资金池,专门用于支持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
宝鸡市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此次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的落地,无疑将为宝鸡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据了解,此次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千亿资金池的设立,将为零碳产业园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包括项目启动资金、运营资金以及技术创新资金等。
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将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集聚为手段,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基地。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宝鸡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千亿资金池的支持下,宝鸡市零碳产业园将重点发展以下几方面:
1. 新能源产业: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项目,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 节能环保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 绿色建筑产业: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发展绿色建材,打造一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4. 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
为了确保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宝鸡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零碳产业园建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3. 强化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技术。
4. 严格监管执法: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试点项目合规运行,防范金融风险。
总之,宝鸡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千亿资金池的设立,将为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宝鸡市将成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城市,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城隍庙古建修复技艺走进职校,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受故宫博物院青睐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投用,就业与康复服务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
- • 合阳经开区成功引入特箱制作项目,2000万投资助力区域产业链升级
- • 林麝人工繁育科研基地开放,中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陇县奶山羊“代养托管”模式升级,助力3000户家庭年分红万元
- • 农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扩面助力,累计发放低息贷款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5G+教育应用示范区落地,农村校同步名校课堂,开启教育均衡新篇章
- • 东湖莲藕扶贫产业园投运,助力200户脱贫户实现土地流转与务工双收益
- • 金河镇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年收益200万元助力全部脱贫村脱贫致富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突破2000人
- • 《陈仓皮影戏》跨界联动动画电影《哪吒》:票房突破10亿,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九成宫文化节再现“唐王巡游”,万名游客共赏宫廷乐舞
- • 先秦雍城遗址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公示:联动考古研学与文创开发,共筑历史文化新地标
- • 岐山臊子面新升级:植物肉版面市,环保理念引领Z世代消费新潮流
- • 金台观太极文化街区盛大开街,张三丰IP主题灯光秀点亮夜经济新篇章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被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凤翔秸秆变废为宝,生物基材料出口德国展现绿色发展新风采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50万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 宝鸡食用油安全保卫战升级:AI天眼+区块链溯源重塑产业生态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黑臭水体清零目标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揭开西周礼乐文明神秘面纱
- • 宝鸡至汉中高铁年内开工,秦巴山区迈入“2小时经济圈”新时代
- • 营商环境体验馆盛大开馆,千名企业家现场“沉浸式打分”共绘发展新蓝图
- • 乡村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公交班车通到山沟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交通变革
- • 周公庙“周礼婚礼秀”常态化展演,新人体验先秦婚俗全流程
- • 渭滨区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西北首条人机协作产线投产,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陈仓醋粉飘香东南亚,海外华人直呼“乡愁味道”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
- • 岐山周公庙深度文化游:穿越千年,体验“周礼乐舞”的古典韵味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开启全国交通网美食之旅
-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零门槛’政策助力,年度解决2.3万学生就学难题”
- • 中小学教室全面安装新风系统,雾霾天PM2.5浓度低于50,守护学生呼吸健康
- • 林麝产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监测系统助力养殖风险降低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启手工艺特色班新篇章
- • “慈善寺石窟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助力青少年文物保护意识培养”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宝鸡社火高芯背后的液压黑科技,你不得不服
- • 渭河宝鸡段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再现“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 • 太白山滑雪场荣升国家4S级,冬季游客接待量突破50万大关
- • 宝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未来将新增3条线路连接主城区
- • 宝鸡青铜纹样融入现代家装,国潮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 • 眉县太白山采药节启幕,药农传承千年草药辨识技艺
- • 电商产业园直播助农,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秦岭北麓宝鸡段野生大熊猫踪迹显现,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
- • 渭滨区“扶贫车间”进社区,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3000元实现脱贫致富
- • 《岐山周原甲骨文破译:周文王“八卦推演”场景首次被文字记录,揭开古代智慧之谜》
- • 宝鸡文理学院研发航天减重新材料,显著提升卫星载荷效率20%
- • 灵宝峡地质奇观夜游启幕,灯光秀演绎亿年地质变迁之美
- • 电商产业园助力农产品销售,年助销5亿元,3000农户搭上“数字快车”
- • 千阳矮砧苹果园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亩产提升30%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宝鸡面馆老板的十年善举:腊八粥传递温暖,爱心照亮人心
- • 高铁站改建焕新颜,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日均体验破万人次
- • 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地,农户获万元级补贴助力绿色发展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陇县社火节盛况空前,单日吸引游客15万,非遗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渭河龙舟赛再现《诗经》场景,百艘古风船竞渡引围观
- • 中小学课本新增“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事迹写入德育教材,传承历史光辉
- • 宝鸡“名校+”工程成效显著,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人物贡献度蝉联榜首,彰显地域文化底蕴
- • 《西府曲子《班固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汉代服饰复原秀惊艳亮相央视》
- • 诸葛亮庙智慧景区上线,AR技术重现五丈原战役历史场景,让历史走进现实
- • 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增产200斤,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实现“零跑腿”,覆盖1.2万人,贴心服务暖人心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中国新能源车电机产业腾飞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家门口尽享秦腔、电影等文化盛宴
- • 千阳矮砧苹果无人机植保全覆盖,助力我国苹果出口市场再创新高
- • 太白山温泉康养集群营收突破8亿:中医理疗与高端民宿引领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