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3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资源新活力
近年来,陈仓区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旨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日,该区300名教师积极响应改革号召,参与跨校竞岗,为陈仓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县管校聘”改革,即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所有教师进行统一管理,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教师个人意愿,通过竞岗的方式选拔教师。此次跨校竞岗,旨在打破学校间的壁垒,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优秀教师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陈仓区共有300名教师参与了此次跨校竞岗,涉及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学段。竞岗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200名教师成功竞岗,他们将分别到不同学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此次跨校竞岗,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陈仓区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下是此次改革带来的几大亮点: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跨校竞岗,陈仓区教育部门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充实了各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跨校竞岗打破了教师“铁饭碗”的观念,让教师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通过教师跨校流动,陈仓区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加入,为各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跨校竞岗存在顾虑,担心自身权益受损;部分学校因教师流动导致师资力量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陈仓区教育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政策宣传,保障教师权益;优化教师流动机制,确保学校师资稳定等。
总之,陈仓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3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了教育资源新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陈仓区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 • 岐山臊子面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海外门店单日排队超3小时,中国美食征服国际市场
- • 宝鸡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建设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振兴:1300村村民用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正式上线,百名专家在线解答田间难题助力农业发展
- • 太白古法酿酒技艺再焕生机,资本注入助力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千年技艺焕新颜,渭滨区七夕斗巧会直播比拼绣娘风采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助力15个村3万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石鼓山明清摩崖题刻修复完成,王阳明、林则徐真迹再现历史风采
- • 陈仓区西山秘境:悬崖古栈道惊现,徒步爱好者新晋打卡地
- • 蔡家坡渭河运动公园盛大开放,皮划艇+骑行道打造运动爱好者天堂
- • 渭滨区“扶贫车间”升级智慧化,300名残疾人实现远程灵活就业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强化责任担当
- • 陈仓物流园就业孵化基地正式投用,助力周边村镇就业突破2000人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爆满
- • 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圆满完成,助力物流进村成本降低50%
- • 医保跨省结算再扩围: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结率100%
- • 城关镇“面塑十二生肖”展:百位艺人致敬农耕生肖文化
- • 宝鸡擀面皮荣登高铁菜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宝鸡凤翔泥塑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 • 千阳矮砧苹果园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亩产提升30%助力乡村振兴
- • 陇县智慧牧场引入机器人挤奶,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慢性病管理率显著提升至90%
- • 陈仓血社火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盛大举行,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
- • 南寨镇血条面文化节:百口铜锅再现行军饮食传统
- • 宝鸡美食地图小程序上线,AI导航推荐百个“必吃打卡点”引领食客新潮流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携手《国家宝藏》,文物盲盒一经推出便秒罄,文化传承新风尚席卷而来
- • 张载思想闪耀APEC教育论坛,东亚多国争相引入关学教材
- • 融合教育试点校扩至8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率显著提升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宝鸡社火高芯背后的液压黑科技,你不得不服
- • 金河镇光伏扶贫二期并网,年分红惠及2000户脱贫家庭,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与RCEP成员国签约项目30个,汽车零部件出口关税直降80%,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张载文化园签约10所高校研学基地,文化IP衍生品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建成,300户山区群众下山安居乐业
- • 走进唐井取水礼,体验盛唐宫廷饮水习俗——麟游之旅
- • “一村一湿地”:300个村庄告别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治理新篇章
- • 中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宝鸡荣获“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民生满意度全省领先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实现“当日达”:乡村快递全覆盖新篇章
- • 眉县猕猴桃:跨境电商助力,出口量领跑全国,覆盖30国市场
- • 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在宝鸡落地,助力千名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 • 西府老街非遗夜市盛大开市,单日客流突破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享三餐半价优惠,温暖民心助力养老
- • 太白县星空露营节引爆暑期游,民宿入住率连续满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麟游山歌数字化保护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百首濒危民歌焕新颜”
- • 西农大宝鸡研究院发布“智慧果园大脑”:AI精准调控水肥光热,引领果业智能化发展
- • 陇县羊乳产业大脑上线,AI牧场管理引领行业降本增效新篇章
- • 陇县奶山羊“托管代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千户家庭年分红6000元保底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农产品溢价率突破60%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
- • 宝鸡成立美食产业绿色发展基金,首批注资5亿元,助力产业升级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盛大开幕,千米长桌宴创纪录吸引8万游客
- • 东湖柳编非遗工坊创新之路:环保材料编织“国潮”家居爆款
- • 眉县职教中心猕猴桃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千亩智慧种植实训基地,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张载诞辰千年系列活动盛大启幕,《横渠语录》AI语音库全球上线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麟游县职教中心创新举措,开设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定向输送技术工人
- • 赤沙镇“三刀会”非遗庙会重启,万人围观刀山绝技,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宝鸡将礼乐基因写入现代人精神基因组
- • 宝鸡设立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钛及新材料三大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积分制治理助力千村垃圾分类,兑换实惠生活物资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成功,村民变股东,户均年分红3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数字政务中心投用,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2小时,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 • 渭滨区“扶贫车间”进社区,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3000元实现脱贫致富
- • 宝鸡钛谷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0家独角兽企业,航空航天钛材产能领跑全国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竣工,1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太白山冰雪季接待游客超百万,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千年非遗“西府皮影”在宝鸡民间艺人手中绽放光彩,登上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