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体验百人战鼓方阵,感受千年非遗魅力
位于陕西省岐山县的转鼓非遗村,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地方。这里不仅保存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游客体验传统文化、感受民俗风情的绝佳之地。近日,岐山转鼓非遗村推出了一项特色活动——游客可参与百人战鼓方阵表演,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千年非遗的魅力。
岐山转鼓,又称岐山战鼓,是陕西省岐山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岐山转鼓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鼓声激昂、节奏明快、动作粗犷、气势磅礴而著称,被誉为“中国鼓乐之魂”。
在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百人战鼓方阵的表演中。活动现场,鼓声震天,鼓点激昂,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百人战鼓方阵中,游客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战鼓,随着鼓点的节奏,迈着整齐的步伐,共同演绎着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参与百人战鼓方阵表演的游客纷纷表示,这种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非常震撼。通过亲身参与,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岐山转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岐山转鼓非遗村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岐山转鼓,非遗村还特别设置了专门的培训课程。游客在参与表演前,可以接受专业的指导,学习转鼓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此外,非遗村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制作等,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动手制作的乐趣。
岐山转鼓非遗村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岐山转鼓非遗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岐山转鼓,非遗村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在岐山转鼓非遗村,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百人战鼓方阵表演,还可以了解到转鼓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以及相关民俗文化。在这里,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战鼓声的年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岐山转鼓非遗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绝佳平台。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感受到千年非遗的魅力,还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难忘的时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岐山转鼓这一民间艺术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传承。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设手工艺特色班,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容纳1.2万名学生的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周原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首次全景亮相
- • 东湖柳编非遗工坊创新之路:环保材料编织“国潮”家居爆款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普及全区中小学
- • 陇州社火助力扶贫,非遗演出队年创收3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 •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圆满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喜获安全新居
- • 慈善寺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中学生积极参与石窟保护志愿行动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太白县消费扶贫馆投用,“土山货”年网销额破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扶风县电商物流园投运,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大幅缩短,24小时快速直达市民餐桌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40%:一场味蕾与旅游的完美邂逅
- • 麟北物流园开通至青岛港铁海联运,煤炭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 • 千湖湿地秋色浓,中华秋沙鸭亮相生态摄影大赛引万人瞩目
- • 眉县太白山采药节启幕,药农传承千年草药辨识技艺
- • 宝鸡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工厂化率达70%,日产鲜菇300吨领跑西北地区
- • 金陵古渡遗址宋代沉船发现,水下考古博物馆即将建成
- • 扶风鹿糕馍惊艳国际舞台,20国大使齐赞“东方曲奇”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风华
- • 乡村少年宫非遗课程广受欢迎,年度免费培训学生超5万人次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创新举措,设青少年禅修营,开启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篇章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首创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上线,实时预警准确率达99%,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盛大投产,全产业链助力10万人就业
- • 燕伋望鲁台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孔子七十二贤授课场景全息复原再现历史辉煌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成,无人机植保覆盖率超9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单机日采摘量相当于30名工人,农业现代化再迈新台阶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为选修课,探索古代智慧与现代教育的交融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投运,物联网技术助力猕猴桃精准种植引领现代农业新风尚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大关,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产业升级
- • 医保跨省结算再扩围: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结率100%
- • 千阳荞面饸饹荣登冬奥餐桌,高山杂粮惊艳国际运动员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央视《寻宝》栏目聚焦宝鸡,民间藏品展现千年历史底蕴
- • 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哲学步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在农村崭露头角,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
- • 宝鸡综合保税区牵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新篇章
- • 凤翔豆花泡馍申遗成功,引领“早餐江湖”日均卖出30万碗
- • 宝鸡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助力西北高铁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千阳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模式全省推广,村均收入突破百万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西凤酒集团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百名教师踏上名校进修之旅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岐山臊子面产业链延伸,辣椒种植户订单收购价提高30%,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西府刺绣专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突破万元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再现碧波荡漾美景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与雅戈尔集团签约,携手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新典范
- • 六营泥塑村创新推出“生肖盲盒”,游客亲手绘制个性化泥偶,体验传统工艺魅力
- • 凤翔冬至羊肉宴开席,千户家庭共享驱寒养生习俗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之路
- • 迈向全面智能化教育:中小学编程教育普及率100%,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必修课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常兴纺织产业园智能织机占比达80%,万锭纱线用工成本降六成,开启纺织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宝鸡企业成功承接孟加拉国轨道交通项目,合同金额突破3亿美元
- • 凤翔苹果主题民宿集群营收破亿,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猕猴桃出口量全国第一,果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千湖湿地渔猎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渔鼓道情”引万人围观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正式上线,百名专家在线解答田间难题助力农业发展
- • 金台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成,高频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超2000人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创新“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完成,产能提升50%,开启羊奶粉行业新篇章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计划启动,意大利学生重走西域古道,传承丝路文明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猕猴桃深加工品启程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新时代来临
- • 眉县猕猴桃:跨境电商助力,出口量领跑全国,覆盖30国市场
- • 全球钛产业峰会永久落户宝鸡,提升我国钛产业国际话语权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舞台
- • 宝鸡再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满意度全省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