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哲学步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将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在陕西省,渭河百里画廊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而近期,渭河百里画廊更是通过植入张载关学语录,打造了一条哲学步道,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渭河,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流域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百里画廊则是渭河上一段风光旖旎的河段,两岸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被誉为“陕西的塞纳河”。为了进一步提升渭河百里画廊的旅游品质,当地政府决定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打造一条哲学步道。
张载,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关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关学,又称关中学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哲学步道上,游客可以边欣赏美景,边品味张载关学语录,感受先哲的智慧。
这条哲学步道全长约5公里,沿途设有多个景点,如“关学广场”、“张载文化园”等。在步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块刻有张载关学语录的石碑,供游客驻足欣赏。这些语录涵盖了道德、修身、治国、平天下等多个方面,既有深刻的哲理,又有生动的比喻,让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不禁对张载关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展示张载关学,当地政府还在步道两旁设置了介绍关学思想的展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关学文化。此外,还定期举办张载关学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游客解读关学思想,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随着哲学步道的建成,渭河百里画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许多游客纷纷表示,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哲学步道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沿线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总之,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打造哲学步道,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这条网红打卡点的成功,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渭河百里画廊将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让张载关学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激增,充电桩覆盖率全省领先
- • 宝鸡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揭牌,开启VR沉浸式教学模式新篇章
- • 全面升级乡村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率再创新高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客房演绎《二十四孝》故事,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 • 西府刺绣工坊助力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绽放乡村振兴新光彩
- • 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地,万亩林地农户年均获补贴500元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
- • 岐山臊子面产业联盟成立,全国连锁门店突破200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餐饮新篇章
- • 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7.3万困难群众受益社会关爱
- • 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铭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农业溢价率飙升超50%
- • 大水川国际房车营地盛大开放,草原星空露营邂逅野生鹿群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技艺赛:游客比拼木槌撞击,体验传统榨油魅力
- • 金河镇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百名农民主播月均销售额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野河山自然学校开课,中小学每周开展生态科考实践,培养未来环保小卫士
- • 通村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山区特产24小时出省,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小学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普及率100%,未来已来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在中亚10国学员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开班
- • 凤翔泥塑老艺人传承匠心,非遗工坊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田间职校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苹果种植技术覆盖山区
- • 陈仓区西山秘境:悬崖古栈道惊现,徒步爱好者新晋打卡地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工厂化率达70%,日产鲜菇300吨领跑西北地区
- • 西府老街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百种陕西小吃引爆味蕾!
- • 眉县猕猴桃产业联合体成立,保底价收购助力脱贫户增收
- • “院士宝鸡行”活动常态化,百场讲座助力15万师生共筑学术梦想
- • 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落户宝鸡,50亿智能传感产业园奠基,引领西部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千阳荞面饸饹农耕体验园盛大开园,游客全程参与“从种植到餐桌”的农耕之旅
- • 乡村电商直播学院孵化5000名带货达人,助力农产品网销额突破30亿
- • 金河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投用,流域水质跃升达国家Ⅲ类标准
- • 麟游县黑柴胡种植面积翻番,中药材成为山区脱贫“金钥匙”
- • 陇县社火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案例,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大关
- • 长乐塬抗战遗址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文旅IP价值提升30%
- • 凤翔泥塑惊艳巴黎,签约海外订单5000万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年生活暖人心
- • 连霍高速宝鸡段建成西北首个“自动驾驶测试车道”,助力智能交通发展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现代课堂
- • 东湖社区医院夜间门诊新开,上班族就医难题迎刃而解
- • 蔡家坡渭河运动公园盛大开放,皮划艇+骑行道打造运动爱好者天堂
- • 太白山星空观测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导师助力拍摄银河拱桥
- • 秦岭北麓10万亩保护区助力,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凤县废弃矿洞华丽转身,光伏电站照亮绿色未来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为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
- • “共享食堂”:温暖留守老人心,5元尽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关山草原牧民定居工程竣工,游牧家庭开启“定居+旅游”双增收新模式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凤翔苹果主题民宿集群营收破亿,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300名教师跨校竞岗激活教育资源新活力
- • 宝鸡职教学子再创辉煌,工业机器人赛项“三连冠”荣耀归来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陇县社火道具3D打印工坊投产,生产效率提升8倍,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岐山臊子面原材料基地扩产,辣椒、香醋产业链助力5000农户增收
- • 陕汽重卡出口量创新高,宝鸡装备制造业迈向全球化新里程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打造非遗小吃沉浸式体验
- • 金台观太极文化研学营开课,晨练俯瞰宝鸡全景成网红打卡点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学员可跨校累计学分,开启终身学习新时代
- • 西北首个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运,千P级算力成本大幅降低,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思想传承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设成果显著,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西秦刺绣合作社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留守妇女月均工资超4000元
- • 陇州社火IP商业化运营:社火脸谱文创年销售额破800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荣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学术传承
- • 渭河宝鸡段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再现“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 • 野河山生态农场开园,认养农业模式引领千名市民体验“云种田”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成立,助力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
- • 百名学生重温“燕伋望鲁台”尊师礼,再现“抛箸寻师”典故
- • 金台区“以工代赈”项目落地,修路筑渠助力乡村振兴,带动500人日薪150元
- • 麟游布尔羊肉冷链加工中心投产,养殖户年均增收8000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