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创新举措,“拿地即开工”助力工业项目审批提速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审批的改革措施。近日,宝鸡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行“拿地即开工”制度,将工业项目审批周期压减至30天,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拿地即开工”制度,顾名思义,即在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即可立即开始项目建设,不再需要等待繁琐的审批流程。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项目审批效率,缩短企业落地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宝鸡高新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然而,传统的项目审批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宝鸡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决定试行“拿地即开工”制度。
据了解,宝鸡高新区在实施“拿地即开工”制度过程中,对工业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首先,简化了审批手续,将原本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整合为“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审批流程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其次,建立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优先审批,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最后,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提高审批效率。
“拿地即开工”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宝鸡高新区工业项目审批周期已由原来的60天缩短至30天,审批效率提高了50%。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也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此外,宝鸡高新区还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拿地即开工”制度的认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同时,高新区相关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服务,确保企业顺利落地。
“拿地即开工”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优化宝鸡高新区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还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工业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宝鸡高新区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宝鸡高新区“拿地即开工”制度的实施,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审批的有力举措。这一制度的成功推行,为我国工业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项目审批制度将不断完善,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 宝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300亿,抖音“新农人主播”达万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3.52亿元资助金助力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实现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可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馆,何尊铭文AR解读系统上线,开启智慧文博新篇章
- • 欧盟地理标志产品新增西凤酒,出口价格提升40%: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里程碑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的“绿色银行”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现代课堂
- • 陕粤港澳经贸周宝鸡引资登顶,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超60%,引领区域经济新格局
- • 扶风县“扶贫驿站”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代销与技能培训一站式服务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共传承敬老风尚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西北首个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运,引领区域智能化发展新篇章
- • 《经典咏流传》奏响西府民歌新篇章,全网播放量破亿,古韵新声传颂千年文化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
- • 陈仓区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传统女红技艺魅力四射吸引年轻群体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用,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
- • 宝鸡马拉松再创佳绩,青铜奖牌闪耀赛事,完赛者免费畅游十大景区
- • 宝鸡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工厂化率达70%,日产鲜菇300吨领跑西北地区
- • “共享食堂”助力留守老人,温暖每餐仅需3元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演绎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
- • 岐山擀面皮产业年产值超10亿,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万人就业
- • 金台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馆,年销山区农特产超5000万元,助力千户脱贫致富
- • 中小学教室全面安装新风系统,雾霾天PM2.5浓度低于50,守护学生呼吸健康
- • 扶风唢呐队惊艳亮相冬奥开幕式,黄土地声音震撼世界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纳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关山草原牧民定居工程竣工,游牧家庭开启“定居+旅游”双增收新模式
- • 西部物流园就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助力周边村民就业超3000人
- • “宝鸡味道”夜市点亮渭河两岸,日均客流超5万人次,成为城市新地标
- • 西府刺绣专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破万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宝鸡青铜纹样惊艳国际时装周,国潮与乡村跨界融合开启吸金新篇章
- • 千湖湿地渔猎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渔鼓道情”引万人跟拍,传承文化魅力
- • 凤椒农业观光园“椒香之旅”:体验采摘乐趣,品味花椒宴美食
- • 民间艺人匠心独运,花椒香囊焕发非遗新光彩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携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新玩法:悬崖泡池+玻璃栈道挑战胆量,体验极致休闲与 *** 并存的假期!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开启绿色农业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入选国家级非遗,千年“周礼宴”焕发新生机
- • 陇州核桃馍非遗工坊扩产,传承老手艺助力百户农民增收
- • 猕猴桃庄园果农音乐节,方言说唱唱响乡村振兴故事
- • 陕西自贸区宝鸡协同创新区挂牌,跨境投资审批“一窗通办”时限压缩至3天,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青岛啤酒宝鸡工厂零碳改造圆满完成,年减碳量高达50万棵树
- • 流动儿童“同城同待遇”政策落地,学籍办理零门槛,助力教育公平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扶风县创新农业发展,建成西北首个“无人农场”实现精准播种
- • 秦腔《张载传》摘得文华大奖,关学精神首次登上国家级艺术舞台
- • 陈仓区西山秘境自驾之旅:穿越百里丹霞,探访千年古村落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投产,低阶煤制高端润滑油填补国内空白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高山冷凉蔬菜”扶贫基地扩产,直供西安超市保价收购助力脱贫攻坚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揭开西周礼乐文明神秘面纱
- • 凤县“高山晒秋”摄影大赛惊艳亮相,万亩辣椒拼出“中国地图”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农村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农科飞地孵化器落户杨凌,30家农业科创企业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凤翔豆花泡馍与瑞幸咖啡强强联手,打造“西府早餐套餐”引领新食尚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启幕,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陶瓷大师工作室落户职校,学生作品荣获国际陶艺双年展金奖
- • 眉县猕猴桃数字交易中心正式启用,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80亿元
- • 宝鸡市成立国际美食联盟,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金台观举办太极文化国际论坛,30国拳友共练养生功法,传承中华养生文化
- • 凤翔区农村“煤改气”全覆盖,2万农户告别燃煤取暖迎来清洁能源新时代
- • 太白蜂蜜携手盒马鲜生,打造“零碳供应链”高端超市爆款
- • 霸王河工业园储能项目启动,年发电量可满足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农村“厕所革命”:整县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秦岭北麓新划定10万亩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渭滨区近郊农村“智慧大棚”投用,蔬菜产量提升30%直供城区超市
- • 田家庄镇“秦腔脸谱彩绘”进校园,百幅作品展戏曲魅力
- • 钛谷东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启用,助力航空航天级钛合金项目孵化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