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职教集团携手30家名企共建实训基地,设备投入超2亿元,助力人才培养再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近日,宝鸡职教集团与30家知名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设备投入超过2亿元,这一举措标志着宝鸡职教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再升级。
宝鸡职教集团作为陕西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次与30家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高效的实训环境。
据了解,这30家知名企业涵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包括华为、海尔、美的、中车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将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一致的实训条件。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宝鸡职教集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还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还能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此次实训基地的设备投入超过2亿元,涵盖了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汽车维修等多个领域。这些设备均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为宝鸡职教集团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异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宝鸡职教集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内设有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此外,实训基地还将定期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宝鸡职教集团与30家名企共建实训基地,设备投入超2亿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举措将为宝鸡职教集团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此举也将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 渭滨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800个普惠学位助力缓解“入园难”
- • 古渔公园诗经主题游船盛大启航,泛舟渭河共赏《蒹葭》朗诵之美
- • 渭滨区AI编程教育迈向全覆盖,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台编程机器人
- • 探秘陇州社火非遗村:亲手绘制脸谱,共赴高跷巡游的欢乐之旅
- • 太白蜂蜜无人机巡检蜂场,AI助力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9%
- • 麟游山歌AI修复工程启动,百首濒危民歌重焕生机
- • “法治小院”村村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7%,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竣工,1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迈向美好生活
- • 斯诺威动力电池材料项目投产: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
- • “扶贫车间”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200人就业难题迎刃而解
- • 陈仓区电商扶贫联盟成立,年助销土蜂蜜、香菇超300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金陵河畔帐篷音乐节启幕,星空露营+民谣演出成周末爆款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魅力传遍四海
- • 宝鸡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额首破百亿,增速领跑全省,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双石铺镇古羌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游客可扮新人跨火盆感受羌族风情
- • 央视《国家记忆》重磅推出五集纪录片《宝鸡先贤》,收视率创历史新高
- • “一校一策”改革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辍学率连续三年保持为零
- •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人才公寓启用助力硕士返乡创业
- • 陇县荞麦收割节盛大开幕,传统农耕场景再现连枷打场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麟游山歌音乐节盛大开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绽放魅力”
- • 霍尼韦尔智能传感产业园落户高新区,助力中国传感器产业迈向全球研发中心
- • 东湖莲藕产业链升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 • 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技艺,亲手 *** “虎头枕”,带走民间艺术品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青铜魂》西府秦腔荣获文华大奖,周秦史诗震撼剧坛
- • “银龄计划”助力乡村教育,退休名师支教偏远教学点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翻番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拓展全国交通网
- • 七星河村“二月二龙抬头”:千人剃头祈愿风调雨顺
- • 周原现代农业园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单产创关中平原新高
- • 岐山臊子面技艺进课堂,万名中小学生劳动课学做非遗美食
- • “院士宝鸡行”活动常态化,百场讲座助力15万师生共筑学术梦想
- • 陈仓老街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活力四射占比超40%
- • 陈仓职教中心携手比亚迪,共建西北首个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RCEP成员国汽车零部件关税直降80%,宝鸡出口订单激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新机遇
- • 猕猴桃庄园果农音乐节,方言说唱唱响乡村振兴故事
- • 法门寺唐密茶道国际交流展演:中日韩茶人共修千年禅茶技艺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打造非遗小吃沉浸式体验
- • 冯汉英烈士纪念馆荣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抗日家书原件首次公开展示
- •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百名学生演绎“燕伋望鲁台”尊师礼,传承“抛箸寻师”典故
- • 市区至太白山磁悬浮规划公示,半小时交通圈激活文旅经济新活力
- • “中欧班列‘宝鸡号’首发德国,钛产品直供欧洲车企生产线,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师在线答疑”服务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投用,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启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佳绩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 • 关山草原骑马穿越之旅:三日期待,邂逅“小天山”四季牧歌
- • 陈仓区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20所偏远学校设施升级进入千万级时代
- • 唐潮文化城年客流突破300万人次:夜间经济助力全市消费增量15%
- • 宝鸡农民李达创新种植技术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道路
- • “青铜器博物院周礼雅集盛大开幕,VR复原西周祭祀礼仪引万人围观”
- • 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连翘、柴胡获欧盟有机认证
- • 羌族文化传承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中小学特色艺术班助力羌绣、羌笛艺术发扬光大
- • 擀面皮博物馆:穿越300年,感受传统工艺的沉浸式魅力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助力非遗小吃制作体验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野河山秦岭红豆杉群落发现,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新篇章
- • 《资本论》原始笔记亮相,张仲实翻译成就见证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路
- • 秦公大墓车马坑开放,再现秦襄公东迁史诗级仪仗阵容
- • 高铁站改建添彩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日均体验突破万人次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计划启动,意大利学生重走西域古道,传承丝路文明
- • 凤椒庄园辣味挑战赛:花椒冰淇淋与麻辣火锅,挑战你的味蕾极限!
- • 凤翔木版年画数字藏品上线,非遗IP变现超千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产值突破亿元,助力地方经济繁荣
- • 宝鸡东站物流枢纽中心启用,助力“一带一路”陆港节点建设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突破2000人
- •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