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近日,我国渭河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宣告竣工。经过多年的努力,渭河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Ⅱ类标准,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也展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
渭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渭河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质严重超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渭河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实施渭河生态修复工程。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自2016年启动以来,历经五年艰苦努力,终于圆满竣工。工程总投资约120亿元,涉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涵盖河道整治、湿地恢复、水质净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渭河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首先,在河道整治方面,工程对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了全面清淤疏浚,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了洪涝灾害风险。同时,对河道两侧的护岸进行了加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了河岸生态环境。
其次,在湿地恢复方面,工程在渭河沿岸建设了多个湿地保护区,恢复和重建了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和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据统计,渭河湿地面积已从修复前的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0平方公里,成为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
再次,在水质净化方面,工程采用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渭河水质进行了全面净化。经过连续三年的监测,渭河水质已连续三年达到Ⅱ类标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的竣工,不仅改善了渭河生态环境,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修复后的渭河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渭河水质改善,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的圆满竣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决心和实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总之,渭河生态修复工程的竣工,不仅让渭河重焕生机,也为我国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国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 • 《扶风鹿糕馍荣登《舌尖上的中国》,老字号日销突破万枚,传承千年味道再焕新生》
- • 太白山冰雪季接待游客超百万,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太白高山蔬菜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市场溢价率飙升超30%
- • 智慧农业助力万亩樱桃基地产量提升25%,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 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CDMO企业:填补西北地区空白,助力产业升级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成功,村民变身股东,户均年分红3000元
- • 哈萨克斯坦国家粮油集团投资10亿,打造中亚更大面粉加工基地
- • 页岭连翘花海汉服节,无人机捕捉“金色大地人体艺术”的绝美瞬间
- • 东站物流枢纽启用,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2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探寻古韵,体验“麟游唐井取水礼”:游客穿越盛唐宫廷饮水习俗
- • 渭滨区青铜器博物院深度游:探寻3000年前“中国之一窖藏”的神秘面纱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首次亮相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凤县黄金产量连续八年领跑西北,深加工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陇县奶山羊“托管代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6000元保底惠及千户家庭
- • 西凤酒4万吨制酒项目投产,品牌价值突破2000亿元,助力中国白酒产业新篇章
- • 西府老街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文旅消费收入同比增长35%再创新高
- • 奶山羊“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个县怎么做到的
- • 教育扶贫助力,3.52亿元资助金助力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实现
- • 麟游山歌AI修复工程启动,百首濒危民歌重焕生机
- • 凤椒农业观光园“椒香之旅”:采摘体验与花椒宴美食打卡,畅享田园风情
- • 农村“太阳能+电辅热”取暖试点,助力清洁能源覆盖5000户家庭
- • 千阳矮砧苹果“数字果园”建成,亩均收益再创新高,突破1.5万元!
- • 无人机植保助力千阳矮砧苹果园,亩产提升30%,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启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佳绩
- • 跨渭河大桥通车,两岸10万居民通行时间节省40分钟,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太白山金丝猴保护迎来AI监测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渭滨区AI智慧校园全覆盖,中小学课堂焕新颜
- • 赤沙镇药王诞庙会重启,千剂古方义诊温暖山区群众心
- • “共享食堂”:温暖留守老人心,5元尽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延伸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7万元
- • 太白药膳宴惊艳亮相迪拜帆船酒店,单桌消费突破15万元,成为奢华美食新标杆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之旅:夜观星象,揭秘“八卦阵”的神秘面纱
- • 宝鸡市携手50国,成立国际美食联盟,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麟游县山歌民宿盛大开业:每晚篝火晚会对唱原生态民歌,感受乡土风情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助力乡村振兴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与现代心理治疗的完美融合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东湖莲藕产业链升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 • 老年幸福院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登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榜单,国产化率再攀新高达85%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创新“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破解500儿童入学难题
- • 《唐宰相元载改革政策专题展盛大开幕,经济调控手稿原件首次亮相》
- • 宝鸡青铜纹样融入现代家装,国潮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凤县废弃矿洞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名篇,体验活字印刷魅力
- •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泥塑非遗工坊联营农户,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金台区创新“物业+养老”模式,13个小区嵌入式服务站点正式启用
- • 和氏乳业羊奶粉生产线扩建,年产能跃居西北第一,助力民族乳业腾飞
- • 非遗传承新风尚:千阳八打棍非遗传承人年轻化,平均年龄降至30岁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扶风法门寺佛诞日浴佛大典盛大举行,万名信众共襄盛举祈福巡游
- • “一带一路”非遗传习基地落户,助力手工艺国际化合作新篇章
- • 千湖湿地生态奇迹: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岐山臊子面产业链延伸,辣椒种植户订单收购价提高30%,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风七星河灯会璀璨启幕,非遗技艺与现代光影交相辉映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闪耀国家级艺术舞台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选修课,探索历史智慧与现代应用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选修课堂
- • 宝鸡职教集团正式成立,首批30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助力人才培养
- • 青铜纹样数字藏品上线即售罄,石鼓阁AR导览系统投入运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西凤酒文旅产业园盛大开建,开启白酒酿造与工业旅游新篇章
- • 陈仓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运,千亩樱桃园年产值突破亿元,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陇县核桃油古法压榨技艺惊艳进博会,订单量激增300%
- • 陈仓区创新举措,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助力20所偏远学校千万级设施升级
- • 九成宫避暑文化节:唐代冰鉴藏酒技艺引游客尝鲜
- • 凤翔苹果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户均增收8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周原现代农业园助力关中平原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 • 青化镇火龙果花夜祭:果农秉灯祈福丰收,创新民俗文化新风尚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作品远销20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