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300名青年返乡创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岐山县作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设立了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吸引了300名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岐山县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岐山县政府决定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据了解,岐山县乡村振兴创投基金总规模达到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青年返乡创业项目。基金设立以来,已经吸引了300名青年返乡创业,涉及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青年创业者们,有的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有的依托岐山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乡村旅游项目;还有的投身于文化创意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岐山县乡村振兴创投基金的支持下,青年创业者们纷纷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青年创业者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创办了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另一位青年创业者则利用岐山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岐山县乡村振兴创投基金的设立,不仅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基金通过以下措施,助力青年返乡创业:
1. 提供资金支持:基金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股权投资等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初期资金难题。
2. 提供政策优惠:岐山县政府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降低创业成本。
3. 提供技术指导:岐山县政府联合相关部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技术培训、市场调研等指导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4. 建立创业孵化平台:岐山县政府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创业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
5. 加强宣传推广:岐山县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返乡创业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激发青年返乡创业热情。
总之,岐山县乡村振兴创投基金的设立,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将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为岐山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岐山县的乡村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扶风县首条“唐诗之路”发布,串联李白杜甫吟咏地,再现千年诗意画卷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居全省之一,厕所革命助力百万农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凤椒庄园辣味挑战赛:花椒冰淇淋与麻辣火锅,挑战你的味蕾极限!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启用,全县中小学每日开展碑帖临摹活动,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 “扶贫公益岗”扩容,12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麟游山歌AI修复工程启动,百首濒危民歌重焕生机
- • 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新增500个岗位年补助1.2万元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获国际认证,椒农年均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
- • 西府刺绣专业绽放光彩: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创业率全省之一
- • 通村公路建设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 • 关山草原“牧光互补”项目并网:光伏板下养羊,年发电量达1.2亿度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资金,古韵新生焕发活力
- • 吉利银河L7单月订单破万,新能源汽车产能跻身全国十强,吉利汽车再创辉煌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体验史前陶器 *** ,穿越千年感受古老文明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年发电量可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宝鸡食用菌工厂化率西北之一,日产500吨鲜菇供应全国商超,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融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
- • 非遗传承与创新: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助力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九龙山玻璃悬索桥正式运营,云端漫步俯瞰丹霞奇观,开启梦幻之旅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投产,低阶煤制高端润滑油填补国内空白
- • 秦雍城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历史考古成中学生必修实践课,传承历史智慧,培养未来人才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探寻盛唐遗风——麟游“唐井取水礼”复原之旅
- • 五丈原三国文化园AR技术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诸葛亮北伐”
- • 1500张床位!这家三甲医院试运行9个月后,全科开诊了
- • 陈仓醋粉工厂智能升级,机器人分拣助力人力成本降低60%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张载文化村开村庆典:农耕体验与国学研学助力村民就业300人
- • 传承马援“马革裹尸”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扶风马援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学员可跨校累计学分,开启终身学习新篇章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建设再迈新台阶
- • 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全覆盖
- • 宝鸡八旬老人张西鼎坚持义务修路二十载 用铁锹谱写奉献人生
- • “一带一路”非遗传习基地落户伊朗,携手共建手工艺创新中心
- • 林麝养殖技术进职校课堂,特种经济动物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吉尼斯纪录,万人共享“最长流水席”:传承美食文化,展现地域特色
- • 西凤酒扩建项目顺利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攀新高,达15万吨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应接不暇
- • 陇县羊乳小镇盛大开园,打造研学旅游新地标年接待游客50万
- • 东湖莲藕产业链升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 • 林麝人工繁育科研基地开放,中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农村“燎疳节”迈向环保升级:秸秆雕塑替代露天燎火,传统习俗焕发新活力
- • 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陇县核桃油古法压榨技艺惊艳进博会,订单量激增300%
- • 西凤酒4万吨制酒项目投产,品牌价值再攀高峰突破2000亿元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上线,助力农业发展,专家在线破解种植难题超万次
- • 秦岭星空音乐会璀璨绽放,交响乐团云端奏响凤县之夜
- • 智慧养老新篇章:社区养老驿站全面覆盖,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扶风县粮食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沉浸式体验千年农耕文明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凤翔冬至羊肉宴开席,千户家庭共享驱寒养生习俗
- • 宝鸡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助力西北高铁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西府刺绣专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破万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正式上线,百名专家在线解答田间难题助力农业发展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镇级全覆盖,免费开放艺体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扶风县“扶贫驿站”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代销与技能培训一站式服务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强化责任担当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
- • 百名学生演绎“燕伋望鲁台”尊师礼,传承“抛箸寻师”典故
- • 陈仓花椒再创辉煌:荣获欧盟有机认证,椒农年均收入突破3.5万元
- • 宝鸡北首岭遗址新发现仰韶文化祭祀遗存,炎帝部落“火耕文明”获考古实证
- • “西府刺绣”云上绣娘计划启动,千名妇女线上接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夜观星象,还原“八卦阵”推演
- • 法门寺周边千亩樱桃园盛大开园,农旅融合助力游客涌动达10万人次
- • 云图书馆资源全市共享,电子读物访问量突破千万次,阅读新时代的智慧之光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当日达”试点成功开启
- • 舌尖上的非遗记忆 探秘宝鸡擀面皮百年传承的匠心密码
- • 农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扩面助力,累计发放低息贷款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千湖湿地荣登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生态旅游助力增收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