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日,位于我国陕西省凤翔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地区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项目预计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无用的东西”。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该项目由凤翔县 *** 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采用国际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实现了秸秆的全面转化利用。项目主要包括秸秆收集、粉碎、发酵、烘干、包装等环节,最终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
据了解,该项目年处理秸秆能力可达20万吨,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这些有机肥将广泛应用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项目还将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不仅有助于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秸秆作为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凤翔县 *** 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标准进行施工和运营。项目采用封闭式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无粉尘、无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更低。此外,项目还注重科技创新,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秸秆处理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成功投产,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秸秆处理模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总之,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是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成果。该项目不仅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树立了榜样。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类似项目落地生根,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产业
- • 横渠书院千亩稻田画惊艳亮相,民胞物与哲学IP再掀网络热潮
- • 新街子镇生物柴油项目投产,农牧循环模式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宝鸡文理学院研发航天减重新材料,助力卫星载荷提升20%
- • 麟游县核桃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运,年产值突破亿元,助力就业800人
- • 《扶风鹿糕馍荣登《舌尖上的中国》,老字号日销量突破万枚,传承美味再创新高》
- • 《扶风鹿糕馍荣登《舌尖上的中国》,老字号日销破万枚,传承美味新篇章》
- • 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30支农民表演队年创收500万元,乡村振兴新动能!
- • 燕伋望鲁台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孔子七十二贤授课场景全息复原再现历史辉煌
- • 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创全省标杆
- • “投资8亿,关学文化园动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宝鸡综保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再创新高,蝉联全省第一!
- • 猕猴桃庄园果农音乐节,方言说唱唱响乡村振兴故事
- • 周原现代农业园助力关中平原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 • 宝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7%,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太白古法酿酒技艺再焕生机,资本注入助力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共享食堂”温暖留守老人,5元就能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土地租金与发电分红助力百户村民增收
- • “高粱酒文化节封坛大典盛大举办,定制酒窖引千名藏家共襄盛举”
- • 东湖书院国学大讲堂盛大启幕,百名教师获传统文化教学资格认证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幕,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闪耀国家级艺术舞台
- • 猕猴桃庄园里,果农嘻哈大赛唱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渭滨区农民直播基地孵化“乡村网红”,月均带货超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宝鸡中职学校与钛企联办“订单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3000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 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荣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干部成长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六营村,泥塑电商日均销售额破百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欧盟地理标志产品新增西凤酒,出口价格提升40%:中国白酒迈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里程碑
- • 凤翔泥塑大师工作室走进校园,学生作品远销20国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 • 渭滨区“扶贫车间”升级智慧化,助力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
- • 《Baoji Historical Figures Dictionary》English Edition Launched Globally, Featuring 300 Individuals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 • 宝鸡综合保税区牵手哈萨克斯坦,携手共建跨境直播电商基地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基金,古韵传承焕新颜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谱写陕西制造业新篇章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首期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新市民租金低至市场六成,助力住房市场平稳发展
- • 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成立,年托管农田突破百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走进羌族文化园,感受沉浸式萨朗舞与羊皮鼓舞的魅力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量领跑全国,无人机植保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助力100户脱贫家庭年增收入3万元
- • 凤翔泥塑大师工作室走进校园,学生作品远销20国展现民间艺术魅力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拓展全国交通网
- • “改革先锋”何载故居陈列馆开馆,精准扶贫史料展致敬百年初心
- • 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落地,1.5万户冬季取暖成本降60%助力绿色生活
- • 《经典咏流传》助力西府民歌再掀热潮,全网播放量突破2亿次!
- • 智慧养老新篇章:社区养老驿站全面覆盖,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陇州社火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非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绽放光彩
- • 东湖社区医院夜间门诊正式开通,为上班族就医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麟北煤业智能化矿井投产:原煤年产能突破千万吨,引领煤炭行业新篇章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开启技能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凤椒文化节盛大开幕,椒农戴花环祈愿采摘平安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盛大开工,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21亿元低保兜底发放,筑牢防返贫‘最后一道防线’”
- •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在宝鸡成功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发展
- • 燕伋望鲁台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孔子七十二贤授课场景全息复原再现历史风采
- • 宝鸡再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满意度全省居首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启用,助力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升级
- • 岐山转鼓进校园,百名少年传承千年战鼓雄风
- • 臊子面预制菜产业园正式落地,年加工能力突破5万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岐山转鼓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盛大举行,游客可参与鼓乐即兴创作体验民俗魅力
- • 农村低保兜底与扶贫政策衔接:确保3000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 • 千阳荞面饸饹荣获低GI认证,健康食品成功进军北上广市场
- • 农村互助资金协会扩面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发放低息贷款3000万元
- • 豆花泡馍冷冻技术突破,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陕西野河山惊现秦岭红豆杉群落,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即将建成
- • 蔡家坡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孵化企业50家,助力乡村振兴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 • 太白山古法酿酒技艺获风投注资,老酒坊年产值翻三番,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