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学生齐聚燕伋望鲁台,重现“抛箸寻师”尊师礼研学活动

宝鸡新闻网 阅读:3 2025-05-15 02:43:33 评论:0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尊师礼研学活动在历史悠久的燕伋望鲁台举行。来自各地的百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重温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再现了千古流传的“抛箸寻师”典故。

燕伋望鲁台,位于我国山东省济南市,是古代儒家学者燕伋讲学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此次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活动当天,百名学生身着汉服,齐聚燕伋望鲁台。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学生们首先参观了燕伋望鲁台的古迹,了解了燕伋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了“抛箸寻师”的研学之旅。

“抛箸寻师”典故源于《孟子·离娄上》中的一段故事。相传,孟子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孟子在告别时,将手中的筷子抛向空中,寓意着将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如今,这一典故已成为尊师重道的象征。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们手持筷子,跟随老师的步伐,来到了燕伋望鲁台的“寻师台”。在这里,学生们举行了庄重的“抛箸寻师”仪式。随着一声令下,学生们纷纷将筷子抛向空中,寓意着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此时,台下的观众无不动容,纷纷为学生们鼓掌。

仪式结束后,学生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了“尊师礼”的相关知识。尊师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尊师礼被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行为,是学子们对老师的更高敬意。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尊师礼的内涵。在活动的最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燕伋望鲁台的“抛箸寻师”尊师礼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百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先贤,传承美德,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学生们将带着这份敬意和感恩,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