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达99.56%,饮水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饮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高达99.56%,饮水工程惠及全国1259个村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显著提升,离不开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这些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供水设施建设、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农村饮水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从2015年的83.2%提高到2019年的99.56%,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三五”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的目标。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饮水工程惠及全国1259个村庄,让广大农村居民告别了喝不上干净水的历史。这些村庄分布在各个省份,涵盖了山区、平原、丘陵等多种地形地貌。饮水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饮水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首先,饮水工程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居民不再为饮水问题而烦恼,可以更加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从而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其次,饮水工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最后,饮水工程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文明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农村居民在享受便捷饮水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总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显著提升,饮水工程惠及全国1259个村庄,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 • “凤翔木版年画数字藏品上线,非遗IP变现超千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钛及新材料产业园18栋厂房提前1.5年满租,创项目建设“宝鸡速度”
-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汽车共建“西部汽车智造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全新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容纳1.2万名学生共筑教育梦想
- • 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独居老人安全,全市150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落地,抗寒新品种“金瞳1号”亩产值超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先秦雍城遗址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公示:联动考古研学与文创开发,共筑历史文化新地标
- • 凤翔草编技艺惊艳巴黎家居展,签单破千万欧元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
- • 九成宫遗址新发现:隋唐宫廷御道,考古研学游热度飙升
- • 中国(宝鸡)国际农业科技博览会永久落户,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千亿大关
- • 宝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300亿,抖音“新农人主播”达万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八渡镇林麝养殖规模突破万头,麝香产量占据全国市场三成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投用,1.37万搬迁户家门口就业梦想成真
- • 凤翔高新区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首批项目投资额达12亿元
- • 千湖湿地渔娘织网大赛: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年轻学徒传承匠心
- • 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启用,居民参与率提升至92%,共创绿色家园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崛起,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金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单中亚班列成功发运猕猴桃深加工品
- • 国内更高青铜鼎雕塑落户宝鸡南站,28米铸刻《周易》彰显文化底蕴
- • 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创全省标杆
- • 陶瓷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职校学生作品在国际陶艺展上绽放光彩
- •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累计分红超800万元,惠及58个脱贫村
- • 千阳刺绣合作社年产值破亿,非遗经济激活县域产业新活力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投入使用,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留凤关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值突破50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国际领先
- • 岐山臊子面技艺进课堂,万名中小学生劳动课学做非遗美食,传承文化新篇章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盛大启幕,千人巡游再现盛唐风华
- • 陈仓血社火非遗展演震撼回归,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教学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再现
- • 扶风法门寺周边民宿集群焕新升级,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8万元
- • 宝鸡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
- • 千阳西秦刺绣“虎头帽”走红,非遗传承人直播授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陈仓老街“秦腔摇滚夜”爆火,传统唱腔融合电音引爆年轻群体
- • 五丈原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AR技术重现“诸葛亮屯兵”历史场景
- • 陇县古法核桃油惊艳进博会,千万订单助力“黄金油”产业崛起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华清池贵妃入浴,再现盛世繁华
- • 陇县羊乳文化博览馆盛大开馆,沉浸式体验“羊乳之旅”年引流50万人次
- • 擀面皮全自动生产线正式投用,日产能突破50万份,引领食品加工行业新潮流
- • 《炎帝文化宣传片震撼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全球点击量突破10亿大关!》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 宝鸡冬至万人饺子宴连办35年,温情传承邻里文化
- • 常兴纺织产业华丽转身,跨境电商年出口额突破15亿元
- • 金台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陈仓花椒再创辉煌:荣获欧盟有机认证,椒农年均收入突破3.5万元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新升级,千人擀面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掀美食热潮
- • 矮砧苹果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助力果农抗风险能力提升50%
- • 岐山臊子面产业联盟成立,全国连锁门店突破200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餐饮新篇章
- • 眉县猕猴桃产业联合体成立,保底价收购助力稳脱贫户收益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宝鸡食用菌工厂化率西北之一,日产500吨鲜菇供应全国商超
- • 扶风社火地台子绝活再现,高空杂技引万人喝彩
- • 扶风县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遗址重见天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将落成
- • 凤凰湖夜幕下的光影迷局:水幕电影剧本杀,游客推理破案解锁光影剧情
- • 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上线,实时预警准确率达99%,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0%,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眉县猕猴桃:有机种植引领全国,欧盟标准基地超20万亩
- • “泥塑+电商”富民计划启动,手艺人年增收超8万元,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欧洲,苗木年创汇超1亿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一村一湿地”模式助力农村污水治理,实现黑臭水体清零目标
- • 西府老街非遗夜市盛大开市,单日客流突破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增至8类,凤翔苹果出口溢价超60%:中国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新篇章
- • 关山草原骑马穿越之旅:三日期待,邂逅“小天山”四季牧歌
- • 宝鸡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勇夺工业机器人赛项金牌,展现新时代技能风采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千湖湿地自然学校开课,生态监测成中学生必修实践项目,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
- • 金台观盛邀30国拳友共练养生功法,太极文化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 • 陇县羊乳小镇盛大开园,打造研学旅游新地标年接待游客50万
- • “麟游山歌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