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试点“区管校聘”改革,首批300名教师跨校流动激活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探索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近日,金台区教育部门在全市率先试点“区管校聘”改革,首批300名教师跨校流动,激活教育资源,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区管校聘”改革,即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教师编制、岗位设置、人员调配等,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金台区此次试点,旨在打破学校间的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据了解,首批跨校流动的300名教师来自金台区各中小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教师在流动过程中,将根据学校需求,担任相应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为学校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金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改革,旨在通过教师跨校流动,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优化师资配置。通过跨校流动,将优秀教师在区域内进行合理调配,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跨校流动,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是激发学校活力。教师跨校流动,有助于打破学校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校教育教学的活力。
四是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通过跨校流动,可以缓解部分学校教师短缺、部分学校教师富余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在实施过程中,金台区教育局制定了详细的跨校流动方案,包括教师选聘、岗位设置、薪酬待遇等方面。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区教育局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改革工作。
首批跨校流动的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改革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同时,他们也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接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金台区“区管校聘”改革的试点,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金台区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法门寺周边农旅融合示范区建成,百家民宿年均收入超8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布局氢能市场,千亿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古陈仓城墙遗址夜游启动,沉浸式剧本杀《烽火连城》火爆出圈,带你穿越千年历史长河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幸福晚年生活再升级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升级,全市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千阳荞面饸饹农耕体验园盛大开园,游客全程参与“从种植到餐桌”的农耕之旅
- • 九成宫镇万亩高粱种植基地迎来丰收,订单农业助力农户零风险增收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镇级全覆盖,免费开放艺体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羌族文化园千人共舞:萨朗舞快闪,游客共赴羌服狂欢之旅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工资超4000元
- • 乡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200村共谋“手艺致富”新篇章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渭滨区AI智慧校园全覆盖,中小学课堂焕新颜
- • 通天河生态旅游区年收入突破2亿:冰川研学引领科普旅游新潮流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交流计划盛大启动,沿丝路重走西域三十六国,传承千年友谊
- • 太白蜂蜜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启用,扫码即可追溯“蜂群采蜜路径”
- • 太白药膳宴荣登全国康养旅游菜单,订单热潮排至明年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走进羌族文化园,感受沉浸式萨朗舞与羊皮鼓舞道具制作之旅
- • 扶风皮影戏与AR技术跨界融合,《白蛇传》焕新上演,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金台观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升级,便民健身广场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宝鸡与RCEP成员国签约项目30个,汽车零部件出口关税直降80%: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共享食堂:暖胃更暖心,留守老人每餐仅需3元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国推广,综合利用率达98%,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盛启宝鸡,无人农机方阵震撼亮相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土地租金+分红惠及千户百姓
- • “一带一路”助力旱作农业技术输出,千阳模式惠及中亚十国
- • 扶风县粮食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沉浸式体验千年农耕文明
- • “留守儿童周末成长营”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教育扶贫
- • 乡村少年宫非遗课程广受欢迎,年度免费培训学生超5万人次
- • 农村太阳能+储能路灯全覆盖,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千阳苹果种植田间职校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培养千名“数字新农人”
- • 凤翔东湖园林汉服游园会:穿越时空,共赏苏轼手植古柳
- • 关山草原那达慕大会:移植传统,赛马射箭吸引蒙古族选手竞逐风采
- • 张载思想闪耀APEC教育论坛,东亚多国争相引入关学教材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破土动工,年发电量将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体验史前陶器 *** ,穿越千年感受古老文明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揭开西周礼乐文明神秘面纱
- • “共享教师”平台正式上线,骨干教师跨校授课突破万节,教育资源共享迈上新台阶
- • “共享食堂”助力留守老人,温暖每餐仅需3元
- • 岐山臊子面原材料基地扩至万亩,助力乡村振兴,带动3000农户订单种植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岐山周公庙周礼学堂开课,亲子家庭体验传统射箭、投壶礼仪
- • 宝鸡至汉中高铁获批,秦巴山区迎来“2小时经济圈”新纪元
- • 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投产,创新模式实现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年产值破亿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首创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渭滨区近郊农村“智慧大棚”投用,蔬菜产量提升30%直供城区超市
- • 草碧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农民增收20%
- • 千阳县集体经济“飞地抱团”模式全国推广,村均分红超50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新街子镇创新招商策略,营商环境考核全市领先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 • 慈善寺景区免费向本地居民开放,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 • 陇县马蹄酥牵手故宫文创,匠心打造“宫廷御点”限量礼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凤翔高粱酒窖开放体验:古法酿造与个性化酒标定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陈信办政务服务满意度创新高,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凤翔长青镇百兆瓦光伏项目荣获“市级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新能源车电机产能全国领先
- • 5G+教育应用示范区落地,农村校同步名校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太白蜂蜜无人机巡检蜂场,AI识别病虫害准确率高达99%
- • 麟游县核桃深加工产业园投运,年产值突破亿元,助力就业800人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
- • 秦岭北麓新划定10万亩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增至12只,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 • 凤翔豆花泡馍 *** 技艺申遗成功,早餐经济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二期盛大开业,助力150户脱贫家庭再创辉煌
- • 渭滨区青铜器博物院深度游:探寻3000年前“中国之一窖藏”的神秘面纱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现代课堂
- • 金台区消费扶贫平台上线,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宝鸡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勇夺工业机器人赛项金牌,展现新时代技能风采
- • 宝鸡氢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共筑“制储运加用”千亿级氢能生态圈